上周跟一个大哥在上海吃饭。
我们一桌古典互联网从业者,开始在讨论 ai,聊着聊着发现整个市场还是那点儿事儿:
- 巨头豪赌烧钱怼算力、养地表最强大脑,持续练丹;
- 创业公司悄咪咪做出海应用,闷声发财,能赚一点是一点。
时代真的变了,以前美元基金在中国疯狂播种的时候,各个赛道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明星创业公司不断刷新着一轮轮的融资纪录。
结果一转眼,到了现在这年头,创业公司能老老实实做出个赚钱的生意,不裁太多的员,能少降点儿薪,真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而这里最讽刺的是,假如一家 vc 投了这么个我们已经认为算是“好学生”的创业公司,是不是应该很开心?
错,他们可倒大霉了。
因为这种最后只能赚点儿生意钱的创业公司,毫无想象力,根本没有下一棒进来接盘,这就导致他们自己根本没有退出通道。
所以你们说现在这个市场还有啥高增长的项目能投嘛?
移动应用?巨头垄断之下,寸草不生。
消费连锁?千城万店的故事,已经忽悠不到人了,除了区域性小而美的模式之外,谁往大力怼,谁先完蛋。
此情此景之下,资金真的只能抱团去投硬科技,去吹最大的、且短期不可被证伪的泡沫。
这也直接导致了现在民企,涝的涝死,旱的旱死,之前对未来盲目乐观,摊子铺大了的人,要么是等着爆仓,要么是靠高利率的民间资本在续命,但最后的结果其实大概率也是爆仓,只是人真的没有那么强大,能心甘情愿地在当下接受“死棋”。
聊到这,饭桌上的气氛已经比较沉重了,大家开始变得沉默。
负责暖场的我,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寻找新话题,激活下气氛。
于是我说到: Web2 可能没啥新东西和大机会了,但这轮牛市 #Web3 是真的热闹,一堆有意思的 ai 产品、#memecoins 现在是风生水起。
没想到,一聊到 crypto,大家突然情绪变得高涨,眼里似乎突然又有了光。
大哥说:我们基金现在也开始布局一些 Web3 ,投了个给 B端客户卖数据分析的项目,还不错。
我说:艹,该不会是 @_kaitoai吧?
大哥说:对。你怎么知道?
我说:这项目给我启发真的非常大。一个本应在 web2 吃订阅费的企服产品,放到 web3,竟产生了如此美妙的化学反应:
- 空投预期,让原本点赞之交的 kol 们开始笔耕不辍,每天干货满满地输出长文,在彼此的评论区里你侬我侬。
普通玩家则是在帖子下方里积极冒泡,希望被博主翻翻牌子。
这才是真正的 social-fi 啊!
这套组合拳下来,弄的一款 2B 产品到最后比 2C 产品的品牌影响力都大。
- 发币的那一天,等于公司上市敲钟,关键是还不需要稀释股权,公司是公司,产品是产品,币是币。
- 正常上市公司的定价,大家玩个市盈率、市倍率。而在 web3,我们的格局有点大,上来就给你个市梦率。尤其是这种有 ai 概念的项目,看看 nft 的地板价,就知道要 fomo 到离谱。
用破音老师 @poyincom的话说:我们是来吹泡泡的,不是来喝啤酒的。
有意思的是,聊完 kaito 之后,大家的话匣子突然就打开了,我们开始聊 meme,聊 eth,sol,开始脑暴哪些Web2 的项目拉到 Web3 可能有机会大展拳脚…
最终饭局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
我很难用文字描绘那种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幽默且荒诞的画面:
一桌最标准的玩 web2 规则的人,因为行业不景气,最后靠畅想加密世界来获得心灵的慰藉?
这可能就是我当年那么想进 web3 瞅瞅和三年来亏的一塌糊涂,却还不愿离开的原因。
因为我特别佩服和羡慕那些在加密行业扎根多年,穿越牛熊的老 OG ,你们选择的行业,是我认为当下最生机勃勃的行业。所以我很想掺和进来,做点有这个行业色彩的事儿,只可惜一直没找到对的姿势。
我更佩服那些一毕业,就能够用无比开放的心态去学习钻研 web3,在链上一分钟内七进七出的 P 小将们。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这一代90后,胆子大,狗运好的还吃上了一波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拿过高薪,套现过期权。
而现在的年轻人呢?
考公?考研?进大厂?进外企?
哪个能看得到光?我不知道。
但我唯一能确定的是:当下的加密就和当年的移动互联网一样,是跟我一样,啥也不是的小镇青年,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阶级跃迁的机会。
所以珍惜,珍惜,再珍惜。
别下牌桌,一切都有机会。
自从那顿饭局,线下称赞过@_kaitoai之后,现在每天发吃吃喝喝的水帖好像都开始拿积分了….🫠
————————
铠是kai@ordinals说:
当时我离开web2的时候,平台已经有好几十亿的流水了,这个规模应该持续到22年,我是17年全职币圈创业的,大股东因为这件事好几年没和我说话,直到21年公司快经营不下去问我拿钱周转,当时不知道咋想的这么多年股权也没分过红依然打了几笔钱!!!
现在回过头去看,如果当初不是猪油蒙了心到了币圈,我现在大概率在送外卖吧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