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搞笑的 和当事人不认识 但作为投资机构和作为交易所明显角色是不一样的 你可以拷打交易所为什么上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让用户一直亏钱 但拷打投资机构挺离谱的 有盈利你不卖?你买了币你不喊?你有资源你投了你不帮忙攒?我看大伙自己炒币的时候一个两个的卖币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 一边发文一边出啊 卖了擦擦屁股再也不管了也没见你再发过 大伙不都这样吗 最后所谓的拷问本质上变成了质疑别人“你的能量是不是太大了,吗的有挂,打不了,举报了” 这行业本来就是负和游戏 本来就不在一个身位 人家怎么能共情你呢
——————————
Colin Wu说:
投资机构在币圈,因为解锁太快,而且不透明,比如万卉 hooked 的天使轮 2%,以及什么时候卖的?披露过吗?传统市场会不需要披露吗?VC 和散户在币圈常常是对手方,甚至可能边卖边奶让社区接盘,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一点。
加密韋馱|Crypto V🇹🇭说: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传统领域是上市的证券才有强制披露规则,private的是不需要披露的。
如果币的项目方上了交易所去做披露了,未来被好事者拿着这个去作为诉讼的证据,来证明项目方自认为是“证券”才以证券的披露标准做披露,所以是“非法证券”,那就搞笑了
Colin Wu说:
嗯完全向着传统金融对标似乎也有点问题,所以似乎链上一定程度让这个事情透明化了许多。
Kinson.verse(Redemption Arc)说:
所以一切的结论就是放弃cex,拥抱链上,唯一的解。当扭转的那个点到来,他们也不得不来链上赚钱之后,一切就透明很多了。
CRYPTO MIAO说:
cex就是个大混币器,完全黑箱,多少是用户资产多少是天使轮的都不知道。敢玩就相信庄稼正义拉盘,信不过就玩dex。
Bald Ape说:
本轮周期绝大部分 VC 主导 Cryptos 项目实际上就是公司股权 A、B、C 轮融资转上市(交易所上币)的运营模式,同时监管完全缺失,项目周期也截止于上交易所。
YanzhangKui.eth说:
币圈确实更容易出现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Bane💤说:
感谢回复,刚到家,我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
- 在IPO过程中,股权公开化后,主要股东和历史股权债权发行信息的强制披露及其真实性的责任归属上,主要责任到底是属于股东,还是监管机构、交易所、承办的投行和审计,还是上市主体?如果没有人强制执行披露义务,到底是怪投资人不告诉你,还是怪监管不力和法无禁止皆可为?
- 如果第一个问题主要责任不归属于股东,回到币圈,没人强制她执行披露,没人强制项目方把所有细节披露给ta一一检验,万卉有没有告诉我们的义务?
- 我特别敬佩吴老师对行业的热忱,特别是最后建议让万卉多多宣传去链上交易不要在CEX买币,我理解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但是讲句难听的,包括你和我在内的很多散户们到底为什么能在能在链上的速通盘上赚到高倍数甚至改变人生?到底是因为有监管还是没有?到底是因为要披露还是不要披露?
我是做交易出身的,这几个月一直在写程序给单币频繁交易的地址集群打标签,我相信很多人也做过这个事情,按照中等的置信度阈值去判断,virtual,ai16z,swarms,zerebro,arc,fartcoin,vine,neiro等等等等太多盘子,哪怕是trump和他老婆的币,都存在交易和噪音行为在时间序列上高度相似,funding source经过若干跳后完全相同的高控筹地址集群,他们持有量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传统金融要求披露的流通量的5%了,并且一直在频繁买卖洗地址,他们要不要披露?这些地址在上完合约挂好空单开始集中出货的时候,被埋惨在山顶山腰的散户倒是没人伸冤了,怎么没人问问大户和项目方你快点给我们披露?这时候大家又没意见了,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因为按照先来后到有散户赚到钱了吗?这又是不是信息差的剥削? - 再次,我特别理解您的出发点。我进圈晚,21年下旬才在币圈开始找工作,赚过大的亏过大的,有段时间生活上需要用很大一笔钱,困难的时候我和@mulan0x天天呆在一块聊天,我要问她借gas才能卖币换点生活费。哪怕现在自己早就没有了生活的压力,我还是一直挺悲观的,对于山寨币来说,币圈的资产发行方式好像注定了就是这个结局。但赌场会一直存在,跟dovey说的一样,这可能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我只能尽量做好自己。
Colin Wu说:
简单点
万卉有没有告诉我们的义务?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会伤害另外一个人、一群人,有没有告知的义务?
如果一个人的疯狂 shill、promotion、dump(案例太多了,当然可能万卉删了很多,但亏钱的人都有记忆),让自己偷偷获得巨额利益,而其他人高位接盘,有没有法律和道德上的错误?
答案很简单。
Bane💤说:
嗯我认可 批判dovey批判孙哥批判这个和那个把自己的垃圾盘子推上币安从头砸到尾 我觉得都是对的 有些币可能团队想做事但是价格表现就是很差,没办法,不可能全程亏钱拉盘。但她的hook是直奔收割来的。
但是链上所谓能让很多人赚到钱的“社区”盘子,很多时候可能也是你口中的大镰刀做的。具体不能说了。这些币上了币安之后可能您是拍拍屁股走了,所内用户活该花一周-80%吗。我还是那个观点,我挺悲观的,这不是对着一个人讨伐就能解决的事情,行业本来就是标的无限增发的,你我都知道。
Stanley He说:
我觉得两位老师说的并不冲突。“道德错误”是没有量化衡量标准的,我们姑且认为dovey的private deals犯有道德错误。bane说的则是,这个行业里的中坚力量和重要散户群体其实本质上都在受益于类似的道德错误,因此讨伐这种道德错误可能会显得虚伪。但这些错误的长期后果又极其恶劣,因此悲观。
老白iTalk说:
1、以前到现在没有告知的义务。
2、以前到现在没有法律上的错误。
3、至于道德,基本都是没道德的在混币圈。
要知道币圈本身就是三教九流的灰色飞地。
现在稍微好点,起码美国开始清场。
至于以后,还需要观察。
Roger波杰克说:
如果行业是PvP,其实是无解的,因为获利就是负ev模式,这是现在结构性的问题或者说crypto的现状。
法律上大概率是没有错误的,否则就应该送她进去。
道德不是法律,可以谴责,但她确实不存在义务。
如果把这段内容放到现在大家鼓励的链上交易,那么其实大部分发ca和角度的个人或者社区,也都有道德上的错误了。
X&Y DIGITAL(AW)说:
你意思是币圈现在是法外之地,监管不到位,所以割弃韭菜心安理得,要怪就怪韭菜傻逼即菜又爱玩,还可以怪政府怪监管懒得一批管不过来。就是怪不到镰刀是吗?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