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PangDun说:RGB为什么开发这么慢?

很多人抱怨RGB开发速度太慢,等了一个月又一个月,至少从我布道到现在等了一年多了,还是没到正式版,甚至还诞生了“two weeks”“soon”的梗。

首先,我承认RGB的开发是偏慢的。

当然,我认为的慢和大家认为的慢可能有所不同。

大部分人对于开发速度的感受是基于EVM、SOL这样的生态,心想不就是一两三个月的事情吗,多的话半年,所以会感觉RGB特别慢;但是如果你有仔细研究过BTC上的协议开发,就会知道BTC上开发速度普遍很慢(比如taproot asset开发了差不多2年)。

其原因在于BTC生态发展处于早期,加上主网没有验证能力,很多原生技术方案都需要自己去探索和设计,而没有现成的代码复用;在涉及到复杂设计的时候,还要做一遍又一遍的安全测试;甚至有的项目只有在主网通过某些BIP才能够真正有作用,这就造成项目一直进入不了完全态。

其次,我想说一下RGB开发慢的另外一些原因。

1️⃣RGB的内涵很宽泛,所以框架设计很难。

RGB并不是一个简单的BTC协议,也不是一个只服务于Crypto的协议,其在web2中也会有很大的拓展能力。

这个协议利用了“客户端验证(CSV)”和“一次性密封(single_use_seal)”技术,想把这两个技术融合在Crypto中本身就很难。

RGB协议需要兼顾“继承BTC网络的安全性”“P2P的形式”“隐私性”“可拓展性”这种种方面,基本上是要把BTC网络未来的架构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大家回想一下:BTC上仅仅一个资产协议开发就需要耗费不短时间,更不用说这被称为“终极方案”的技术路线了。

2️⃣ RGB的开发框架几经变动。

RGB在最开始(或者包括到现在)依然处于一种实验的状态,所以在实际的代码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修正原有设计的事情,这种修正一旦涉及到rgb-core,那么整个测试过程就需要完全重新做,从而确保资产的安全(因为RGB协议在早期不稳定的版本很容易丢资产)。

同时,随着Crypto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很可能也会被引入到RGB,比如shieldCSV中的一些技术,zk-stark的技术等等,这些也很可能会对rgb-core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体的开发进度。

3️⃣Maxim博士的工作量十分巨大。

在Maxim博士接手RGB的开发后,设计了全新的架构,除了采用的技术本身,相当于完全重构了这样一个协议,包含资产、合约、存储、P2P、钱包等方面,每一个都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

我给大家一个数据来感受一下:RGB协议代码中的90%,甚至95%都是Maxim博士一个人写的。所以,你可以说:没有Maxim,就没有现在的RGB。

同时,在开发期间,Maxim博士还要兼顾lnp/bp的建设,协调相关的关系(比如与tether、bitfinex、Liquid等),募集开发的资金,做公开演讲,给开发者开课。

在后期,Maxim博士还要开发其完全基于一次性密封技术的Ultraviolet项目,这无疑也会耗费他的精力。

一个人,基本上要做所有这些事情,Maxim博士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还需要说的是:因为中间一度没有什么捐赠,为了开发RGB协议,Maxim花了很多自己的钱,否则这个协议可能早就夭折了。

所以,对于Maxim博士,在RGB这方面,我是很敬佩的。

有些人说:就不能多雇几个人,不就快了吗?

姑且不论协会有没有钱来雇佣开发者,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对于协议框架的开发,其并不类似我们的堆工程开发,更多的是思考和设计,通常来说就是1-2个人来完成的,你可以在互联网很多技术/甚至语言的开发中普遍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主体完成后,拓展等工程开发就可以发挥人多的优势了。

最后,我想说,预览版离我们很近了,不是在12月,就是在2025年Q1,我们等了这么久,就再耐心点吧。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