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个这个帖子说一下这么多年来对crypto底层逻辑的理解:
- 一个新生事物必须要在「某个关键维度」上10x优于其在传统领域的竞争对手,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每一代主角选手比的是更多是供给侧的多快好省(everyone becomes producer)+ 触达效率 (delivery, can be delivery of both digital and physical goods), crypto的各类应用显然无法在第一个纬度去打, 在delivery端可以有优势. 因为钱包本身makes massive payout possible
- read write own 说的高大上那套除了是说一个LP听的懂的故事之外, 核心围绕的是crypto在不可篡改, 去中心化, 无单点故障等等属性来说. 但是显然这些10x better的属性根本不是消费者关心的. 因为人性的贪嗔痴和懒惰才符合天性, 所有cypherpunk精神强调的东西只适用于非常小一戳觉醒者. 有兴趣可以学习一下当年美国烟草公司是如何把“personal responsibility”这个词带火的, 然后如何让所有人都变成烟民. 在成瘾机制面前, 我们都大脑的奴隶. https://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318333/
- 比特币从出生那一刻开始, 就是为了reg arb(监管套利) 而存在的. 不管是稳定币, defi 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consumer app build on crypto stack, 其核心属性不可能离开监管套利. 只有监管套利才是符合消费者当下直接利益的, 才是1里面说的「某个关键维度」. “套利” 两个字在中文里略有贬义 (儒家文化里对于一切利用信息或者资源不对称的行为都带有贬义), 英文里”arbitrage” comes from the French arbitrer, meaning “to judge” or “to decide” arbitrage的本意就是做判断然后做作决定. 所以监管套利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根据监管的边界, 然后做出对商业行为成长(有利) 的决定
- 因为监管套利的核心属性, 比特币花了15年才变得相对主流. ironically正是因为足够边缘, 才有套利的空间和可能, 所以主流之后必然面对套利收益锐减. 所以我们看到CME的future交易量已经超过币安, 未来纸比特速度的金融化速度也会远超真比特
那么路在何方? 一流企业家找到不均衡, 顶流企业家创造不均衡. 创造不均衡的核心是「ahead of the reg curve」
- 持续监管套利会永远有巨大的机会, 这里的套利不仅仅是是金融监管套利, 而是广义上的ahead of the reg curve, 几乎每代科技创新产品都是这类产物: 不是找到监管的漏洞去钻空子, 而是其业务逻辑本身就无法用现有监管框架去监管. 当监管回过神来, 以及一骑绝尘. 从电灯, 到发电机到汽车到互联网到ebay到Google 到Bitcoin, Uber Airbnb, 都是head of the reg curve
- delivery delivery delivery. 互联网是distribution game, 到现在distribution几乎已经被几家大厂封顶. 买量变成了数学题, 几乎稍微有点效果的投放都会被快速卷成明码标价, 所以如果能在delivery上有独特的unfair advantage (譬如举个非crypto的例子, covid时期做美国户外家具. 能把delivery做到的的共同特点是无需distribution 优势, Uniswap, GMX, pump fun都是这类. 是一种早期留存就极高, 不是走买量, 优化留存的互联网老路. from distribution centric to delivery centric play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