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demont说:其实VC一直淘汰率,并不是最近才这样的

最近关于VC的讨论很多,一方面社区诟病所谓的VC币,另一方面又有不少关于VC们维权和关门的报道。其实VC一直淘汰率,并不是最近才这样的。

先讲个段子。2018年的时候,火星财经在重庆搞了个贡献者大会,给行业从业者们发奖,基本上参会者人均获奖。当时有个奖项是优秀token fund,评选出了top 40,导致领奖台上都快站不下了。为什么这么多获奖的呢,因为2017年是ICO热潮,也是币圈VC的元年,当时上海地区就不下100家VC,成立门槛极低,只要搞个离岸主体,能签字盖章,能往外打款就可以自称token fund了。全国恐怕几百家VC,在这个情况下,能挤进top 40也不算差了,我们基金就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22年我们搬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了当年的获奖资料,意外的发现我们已经从名单中的top 40变成top 10了。这绝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是30多家已经不活跃了,我估计再坚持几年,我们有可能进入top5。 当然,不断有新的机构涌现出来,但每次看那个获奖名单,都能感觉到行业的残酷。

再说回VC,其实散户们还是有不少的误解的。比如关于VC的评价往往两极分化。

一方面社区看到爆火的项目背后有VC,以为cryoto VC很赚钱,但实际上VC手里还有n个死掉的项目,根本不会被市场关注到。也正是因为如此高的失败率,才要求单一项目必须有高盈利的预期。经常有项目创始人找我融资时会说,“我这个项目很稳,不会给你亏的,顶多赚的少点”,我都会回复,“保本的项目我不投,你要说服我可以帮我赚10倍才行,赚不了就彻底归零,如果创始人没有远大的目标,找VC融资没有意义,慢慢做业务赚点小钱也能生活。”
另一方面,看到VC投到一个垃圾项目,就咒骂VC跟项目方一起割韭菜,而忘记了VC也是受害者,而且亏的比散户更多。

评价一家VC是否优秀,我觉得两个标准缺一不可。

第一个标准当然是看业绩,VC不是慈善,LP的利益是第一位的。行业里有几家体量大名气大但实际上业绩很一般的基金,我个人是不喜欢的。最近有家母基金找到我们聊,说他们之前投了十家美国cryoto VC,发现业绩最差的是那家字母加数字的基金。而业绩最好的是一家只有两三千万美元的小基金。这跟大部分人都直观感受完全想反,所以千万别迷信什么大机构站台就可以冲这种鬼话。

还有一个标准,在不比拼业绩的前提下,要看VC投资过,且对项目方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中最优秀的那几个怎么样,是否有技术创新,是否对行业有促进等等。换句话说,VC有没有通过投资项目而对行业做出贡献。只是投了一堆空气项目帮LP赚了钱的机构,没法称之为优秀。而投了一堆看似明星的项目,但以较后轮次高估值进去,对项目也没什么帮助的机构,也很难称之为优秀。后者是这两年很多web2背景的有钱机构爱干的事儿。

最后说一下cryoto VC最近面临的挑战。

社区的批评并不是毫无道理,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堆有钱的机构推到市场上的项目估值过高。ICO年代为什么散户容易赚钱,就是因为散户跟机构有同样的入场机会,大家比拼的是胆识和认知,而不是靠人脉和攒局能力。
以一个普通的上币安的“明星项目”为例,先亲友轮1000万,种子轮3000-5000万,如果有海外大机构参与,下一轮直接跳到3-5亿美元。然后开始谈交易所,谈妥币安后,再来个pre list轮10亿美元以上,开盘三五十亿甚一两百亿,这个价格散户才有购买的机会,但这时候上涨空间还剩多大呢? 下跌空间倒是很大。长此以往,难怪散户们不跟了。
这两年我们拒绝了好多个大几亿美元甚至更高的明星项目融资请求,一方面是因为资金有限,另一方面确实是觉得还没上线没证明自己之前不值那么高的价。
建议头部交易所在token刚上线一定时间内搞个涨停板机制,开盘时只能在某个价格(比如最后一轮融资价格)以内买卖,既可以让机构们合理利润出货,也不至于价格过于虚高伤害无脑冲的散户。或者干脆回到ICO时代,机构把自己当成大散户,目前流行的社区公平发售就是ICO。

另一个挑战是随着行业越来越成熟,各个赛道几乎都占满了巨头,在新的叙事没出来之前,以往那种撒钱后让项目方自生自灭的投资方法可能要失效了。现在更要求VC和项目方共同创业,一方面权利义务更明确,对项目方约束更多,另一方面项目方能借助的VC的资源也更多。换句话说,VC也需要走专业化路子了。以往那种一个人一个品牌的VC,可能只能做天使投资了。

最后,我希望币圈再发展下去,不要有VC,就像我一直希望币圈不要有CEX一样。一个更去中心化的世界才是大家应该追求的。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