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SJ说:Lista是否解决了“稳定币三难”问题❓

激进的“BNB链上MakerDAO”❓为什么Lista比ENA更像Luna(非贬义)❓Lista是否解决了“稳定币三难”问题❓

基于标题的3个问题展开观点细节:

1.1多元模型设计????
和Maker DAO一样,二者都是采用的多元抵押模型(这个模型并不新颖)

但在同样的多元质押模型下,Lista置换稳定币的锚定资产选择了更多更新的LST

虽然MakerDAO也有LST作为抵押资产,但ListaDAO无疑要相比MakerDAO更加激进,使用了更多新的LST资产(这些资产大多是在本轮周期中出现的)作为抵押标的

1.2Lista激进的设计下带来的风险????

虽然说Lista的稳定币借出是基于超额抵押的,但是将新兴LST资产作为稳定币借出的锚定物设计,本身的风险就是这些新兴资产本身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

这同样也是所有采取新兴LST乃至LRT资产作为锚定物的共同风险

拿ezETH举例,前一段时间就已经出现过与原生资产的“脱锚”情况,而作为下游的LSDFI业务承接,因为这种脱锚导致的清算是难以避免的

不过因为是多元抵押的设计,随着质押品类的成熟,单一资产脱锚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变小

????目前的稳定币借出LST大头是协议本身的LST资产,第二三位都是比较有币安系味道的LST资产,因此称Lista DAO为”BNB链上的Maker DAO”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2.在ENA上线之初,因为涉及到稳定币业务,所以很多人都将它和LUNA做比较,甚至认为ENA和LUNA具有一定的逻辑相似性

????但其实Lista的稳定币调节机制才更像LUNA(但不等同)

因为它们几乎都有一个“稳定池”的概念,当然这个概念是我创造出来帮助你理解的。

也就是说二者稳定币的稳定机制,都是建立在针对“池子”套利需求的基础上做灌水和抽水做功来维持稳定的(而ENA是基于对冲的中性策略)

2.1细节上的差异????

不过和Luna不同的是,UST的稳定本位调节是基于协议本身的代币的,而Lista则是一篮子的LST资产+原生资产(目前份额并不大)

但它们的稳定原则都是基于套利,即在这个稳定池子中????????
(1)如果这个稳定币出现了溢价情况,那么场外用户就有动机去借出更多的溢价稳定币去基于这个溢价对其他的资产进行套利
(2)而如果这个稳定币出现了折价的情况,那么有抵押头寸的用户就有动机去购买稳定币用更低价去赎回所抵押的资产

并且为了避免单纯基于套利环境下的买卖所造成的死循环,Lista还会基于正负溢价的情况调节借款和锁定供应(挖矿)的利率水平

PS:持有lisUSD可以参与链上的流动性挖矿,但不在本章展开过多细节

3.1听说过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那什么是”稳定币三难”问题❓

即一个稳定币设计但它们的设计不可能同时满足去中心化、价格稳定性和正资本效率

(1)去中心化:Web3的去中心化通常具有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协议的治理是否去中心化,这个问题难以衡量,同时我也认为协议只能够做到机制的去中心化,却很难在决策上达成绝对意义上的去中心化

????️凡是聚集,就会产生权威;凡是权威,就能够主导方向。

因此这里的去中心化是指使用了“去中心化”资产作为抵押物,虽然我们去深剖,也很难找出一定就去中心化的原生资产。但这个去中心化的议题很难去严苛要求,因为总是能挑出毛病的。

(2)价格稳定性: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即稳定币或是通过锚定来完成价值实现的资产,是否可以持续的保持所需要锚定的价值

(3)正资本效率:这个是围绕所有资产都需要讨论的话题,简单点理解就是一块钱,可以再去换对应多少的价值

如果我一块钱可以和你换价值0.5元的物品,那这就是一件负资本效率的事情,反之就是正资本效率

拿原生资产的超额抵押举个例子,比如 $ETH 现价4000刀,我要换稳定币 $DAI 如果我只能换2000刀的 $DAI ,那对应的资本效率就是负的

3.2至于Lista框架下的 lisUSD 是否解决了三难问题,我认为至少逻辑上是自洽的????

(1)去中心化就不必说了,难以严苛要求
(2)在多元抵押的基础上,基于套利和自动调节的利率设计,给稳定币池子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保障
(3)以LST(债务)作为抵押的锚定,让原本就被锁定后释放的资本效率进一步提高

其实将LST作为抵押锚定的MakerDAO,也具有上述的3点特征,只是二者在抵押物、后端利率提供和稳定机制上存在着差异

最后关于Web3的各种三难解决方案,我要补充一个经常被忽略的:解决了xx问题并不等于一定会给你带去理想的投资回报

甚至许多解决方案在细究之下是不够全面的,能够在某一个点垂直击打到极致,已经足够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了

三角方案的解决,也许从一开始就是个理想

关于之前LUNA的一点延伸观点????

当时LUNA的设计其实在一开始就被很多人提示各种风险,毕竟承诺的收益确实是高,但这没法被用来做例子抨击目前一些普遍认知中的”价值币”

这就好像在买电车前,一直在嘀咕出问题的可能性,事后真的出了问题,并且车商通知这批车型就是有问题的

然后事后买家还在拿这批问题车去对比后续生产出来的其他量产电车,逻辑是很难自洽的

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黑盒~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