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韋馱说:叙事实操与为什么北美VC吹不好DePIN?

【开源镰刀 Open Rug 14 – 叙事实操与为什么北美VC吹不好DePIN?】

先讲个故事,2016年我在澳洲接了个项目包装单子——一个拥有净水功能的气泡水机。家用气泡水机别说国人,对鬼佬都是一个相当小众的电器。最后设计出来是这样的:

  • 叙事: 水H20长期静置会导致氧化生成H2O2双氧水,双氧水有强腐蚀性,即使微量也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因此使用净水气泡水机,不但能净化自来水,同时气泡水可以通过碳酸分解反应中和水的氧化反应,防止H2O2的形成,让人体保持健康
  • 模式:采用矿机盘模型, 气泡水机耗材”气泡水瓶“作为电费(月抛), 代理给趴点(15-50%),喝水挖”糖果“积分(那时候还没有用币),可换商城(老板的另一个盘子)奖品或折现,根据总用水量+消费+业绩解锁年化,最高300%+
  • 消泡沫: 耗材费预交但配送有周期,饮水机本身质量支撑大概一年不到就需要上门维修,从而降低拨出
  • 销售对象: 老年人和产品盘玩家

我知道,这听起来超扯对吧?但凡学过中学化学的照理来说都不会信

你猜怎么着?这个盘子活了一年零9个月,总入金超过4亿人民币,最后平安落地

这个故事告诉了你们什么?
撇开分红盘设计,这个故事很好的示范了如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叙事“作为具体战术来来做大变现

从结果看,我定的叙事做对了三件事:

  • 叙事拔高:厨房小家电秒变保健设备( 200块变2000块)
  • 受众扩大: 气泡水机本是年轻小资时尚家电,现在直接扩大成中老年作为主要群体,消费能力翻番
  • 渠道扩大: 同样是直销团队长,保健品类的最有战斗力,面最广最好找。安利如新完美等等成熟地方团队可以利用

说人话就是,价格提上去,人群扩展开,市场复制起来

关于饮水器的科幻故事再补一则

群友@0xKirara提问自己4000元购入的西屋电气牌饮水机是不是被割了。我说完全不会,基于以下原因:

西屋电气是美国知名重工业品牌,其最主要的板块是核电发电机,当年因东芝核电收购案而闻名。

你喝到的水和核电站里的重水本质上是同宗同源的,而核电站的水里充满了Power,因此你每天从家里饮水器里喝到的水,都能让你充满power。

已知红牛一罐4.5元250ml装,而人一天要喝八杯水/2L,也就是8瓶 = 36元。获取同样等级的能量,你只需要喝100天水就回本了。这个饮水机血赚

See? 叙事改变基本面

从北美VC攒局视角看DePIN

我个人接触下来北美VC两极分化极为严重,95%以上的属于资源套利”毛都不懂“,而剩下的5%极为专业,比如你是DeFi的,那么他对于你的模型、算法甚至具体到开发的细节都非常了解。因此引领DePin这个叙事的那几个当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从他们的”第一性角度出发“,DePin叙事:

  • 满足了西方可感知的,普遍认为“真实存在的”数字基建缺口
  • 从基建本身的角度,去讲通过去中心化“降低综合成本”大体逻辑是通的
  • 用DePin让传统世界用户mass adoption进来的逻辑是通的
  • 从crypto native角度代替BTC矿机做以北美主导的crypto不动产逻辑是通的

然而同样是“顶级叙事”,这一轮这个DePin比起上一轮的DeFi、GameFi,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从上币就能看出,大所新DePIN就几乎没上,抛开“时机未到”这种推辞,问题在哪?

从VC角度,叙事逻辑正确可以给LP交差,他们投钱就有绿灯;逻辑正确就能对其他机构,交易所,dev等从业者讲故事,形成所谓趋势;有趋势就能攒局

但从业者买帐,跟市场买账不是一回事。市场买账的第一性绝不会是因为一个抽象的“叙事”:

他们理解的叙事是具体的印象,可执行可预见有利可图的路径。就好比我的“水变双氧水”叙事,逻辑上完全不通,但是对他的受众是可感知可预见可执行的,而且渠道商还有利可图,哪怕我再离谱,都有足够的人帮我圆。这是北美VC往往不理解的,他们拥有抽象化宏大叙事,却离具象太远

交易所这一轮已经玩明白了:我要的就是买盘、用户、社区。市场不买账,等于你叙事没跑通。VC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养了这么多人,最后一定会解决,但解决问题的不是他们自己——他们的专业是知其然,而不是“知其所以然”的知道DePIN怎么变市场买盘(当然因为VC商业模式问题,也没有那么重要)

什么北美逻辑DePIN盘能先跑通(上大所)
我认为第一逻辑就是规模效应:最快让最多人付出最大成本参与到矿机盘,大到一定程度交易所不得不上。这也与所谓基建叙事一致,因为基建要规模大才可行

这一点杀死了几乎所有北美背景需要自产自销矿机才能跑起来的项目。很遗憾,北美VC似乎没有意识到作为矿机最主要市场的亚洲,他们对于市场的认知甚至是逊于普通用户的——我们早在10年前就已经熟捻了。在自己认知比不上客户状况下想要自己建立分销渠道,是不现实的。这也就做不到规模效应 – 比如 $Mobile, 虽说@keyahayek之前说他是百年未有之大骗局,但是似乎在星辰大海的路上他们没能克服我说的问题,现在也就不到2w节点

那么另一种可能只能是无许可零撸类型了(没有官方卖矿机逻辑),通过零撸逻辑来跳过销售渠道需求,通过用户自己满足硬件要求来造成沉没成本,列几个名字自己体会:@ionet Helium旗下的共享算力矿机盘,Hack VC 和Multicoin支持。用户为了撸积分租大量显卡导致前期沉没成本。总量够大,但是技术出包,不知道会怎样影响上币

@Sending_Network由前Coinbase CTO,提出“网络国家”这个以太坊清真概念的Balaji支持的去中心化通讯网络,其实就是共享CDN,并不是太新的概念,但是胜在门槛超低而且叙事说实话讲的比前人好不少(至少听起来像闹革命而不是一个2B业务经理卖笔给我)

@getgrass_io 共享带宽项目,只要再电脑上装个浏览器插件放在那里就好。也是门槛超低,虽然叙事普普但是胜在搞零撸数据弄得好

总结
我绝不是唱衰DePIN,这个叙事问题很大,但就凭他被创造出来容纳大笔投资这一点最后也一定会能交差上大所。

这个叙事不性感的原因是全球所有玩过分红资金盘的人可能都比讲DePIN故事的人市场认知更高,逻辑方面的通顺和深入理解不代表理解市场,这样很难创造新鲜感所以叙事会乏力。

要做DePIN矿机盘,唯一解就是先考虑规模,怎样市场能最小成本最大可复制性的上你的灵车:一定要讲最多最有有效消费能力的群体认知水平里最想听、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故事,不管合不合理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