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最被低估的两条护城河:不是技术,不是金钱,不是资源|那是什么,
未来十年,两条最被低估的护城河——
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源,而是两样听起来“软弱”、实则最稀缺的品质:勇气与忍受无聊的能力。
两者都很难做到,AI 无法替你做到,而社交媒体正在让这两者都变得稀缺。
@Svwang1 谈到:勇气和承受枯燥感的大致合理比例为 5%到 95%. 95%的时间里可以按捺住枯燥感,培养实力,那么等到 5%的时间里机会涌现时就可以有勇气出重手,这个比例比较认同;
1️⃣首先,忍受无聊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忍受,就是枯燥=错过,其实是认知误区。
我们投资的大部分时间市场并没有高胜率的机会,你硬要参与,只是对抗概率;
这个阶段,是认知积累、系统打磨、模型更新的过程,也是在消化“风险容忍度”。
管理“枯燥感”的评分机制是高阶心智:情绪管理是长期投资最大的隐性成本;如果你能量化管理情绪(比如设置打分机制),本质上是建立一个“操作阈值”的过滤器,这能防止很多自毁行为。
2️⃣其次,勇气是什么?
勇气的本质,我认为真正的信仰验证场;
我有长期屯住比特币的勇气本质来源于我对于 $BTC 的信仰,而非其他;如果要赚到钱,就在你的信仰建立,但是“非共识”出现的时候,勇敢入场;
好机会往往出现在恐慌或者极端不确定中,你需要靠训练出来的系统和心理建设来支撑当时的“非共识”出手;
比如曾经的312和519,你如果不敢出手就是你的勇气不够,应该扪心自问!
此时的“勇气”不是莽撞,而是“厚积薄发后的果断”。
3️⃣最后说下系统;
前面不管说道的忍耐还是勇气,都必须是你发自内心的一套系统,可以理解吗?
什么是系统?
信息→决策→验证→微调”最后形成良性出手机制的正向循环,就是系统!
大多数人勇气过于“一锤定音”,结果错了就死扛,不错也可能过早止盈,都是因为没有构建“动态调整”的系统。
你最终要建立的也是这套系统,而不是看到一个比例就去模仿,那只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总结一下:
“能忍,是本事;敢动,是底气;动得好,是系统。”
一个成熟投资者最需要具备的节奏感 ——
长期耐心 + 短期果决 + 实时调整。
而绝大多数亏钱的行为,正是长期焦躁 + 短期冲动 + 固执己见。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