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realyanxin交流很多,不管是三盘还是Pi币还是东南亚地推。他从来没像其他盘主一样问过我具体应该用什么公式控筹码控拨比,他在我家非常明确的跟intern讲不能把隐含带有空投预期的热度看成真正的热度。
这个认知是非常可贵的 —— 三盘模型的大前提就是要假设一个在某个时间点上封闭的经济系统,但是对于必定要上币上二级的项目,这是不可能的。所以@sign这样的项目不能仅仅依靠模式,而是依靠“社区”
所谓的社区,是相信某一种经济体系正向逻辑一定会发生的一群人。这些人甚至未必是持币者,但一定是主动或者被动持续参与这个经济体系的人。
从第一性来讲,大家玩一个项目,本质上是为了获得符合预期的利益。问题在于这个利益是一次性的、单方面的,还是说持续的、市场化的
上一个世代的Crypto项目运营逻辑,本质上就是用空投预期让散户来打工,从而换取数据和交易所谈判(详见开源镰刀15)。那既然如此,我干活你发钱天经地义,不要指望人家hodl,反撸就好比拖欠农民工工资,人家肯定要上访维权,这不叫社区,这特么叫劳务关系
现在已发币的唯二相对成功的例子,一个是Kaito,一个是Pi。Kaito是供给侧改革,聚焦的是未发币项目上币前市场营销预算批发采购KOL曝光度的具体业务场景,旨在降低采购询价成本和中低端影响力批发成本,和1688是一个逻辑,B2B
Pi则是一个迷你宗教,它提供的是一个已经被规训的大量信教人口。所有Pi生态的衍生项目,包括电商、游戏、交易所,都必须做到“Pi清真”才能被Pi的人群接受。Pi本身把影响力和传播渠道合二为一了,是一个B2B2C的逻辑。
Pi从来都不是靠模式取胜,整个Pi是抽象意义上的分红盘,因为Pi的用户不是追求Pi的空投预期,而是认为手机里挖出的那个Pi本身就值钱,甚至广泛的认为上了OKX是利空 —— 这是真宗教
但是Pi的技术水平太差了,完全没有能力作为一个Super App的载体。Super App的重要性不在于提供utility,宗教不需要utility。绝大多数的小型宗教都受限于他的背景和时代。Pi针对的就是三低人群和中老年人群,它的App也只能针对这个人群 )—— 征召Gen Alpha的信众,需要载体上与时俱进
@realyanxin讲述的Sign 的Super App迷你宗教,在我看来其实更接近于学习强国 —— 一个每天在里面即早请示晚报告,又能拿工会优惠券买洗脸盆,还是你全家衣食所系,能在某些国家当社保卡领工资的“电幕”(见《1984》)。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社会实验,一个产品化的meme
希望有生之年我也可以买到 《阎欣谈治国理政》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