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把 #ai agent 概念的 meme 大体扫了一遍,感触颇丰,分享些我的个人观点。(好久没写干货了)
- 从技术上看,市面上流行的这些 agents 的实现难度和成本都不算太高,大体会分以下几个步骤:
a. 确立人设和定位
b. 找到合适的数据
c. 数据清洗、数据标注
d. fine tune 现有的通用模型
( 如果要让 agent 紧跟时下热点,再加个爬虫技术 )
以上几步做完,一个能按照特定风格产出文字的 agent 就算初步完工了。接下来,我们便可以选择让它直接通过撰写文案来胡说八道,传递信息了。
而文字恰恰又是一切内容的起点,在文字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让这个 agent 生成其他的模态的信息,例如图片、音频、视频…这里就为不同 agent 之间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可能。
至于我们看到的“自动发推”、“自动评论”、“@召唤” 这些功能,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技术,只需要接入推特的 api 即可。
目前推特为开发者提供两档套餐,一档是每月3K条的发帖数,收费200刀,一档是每月30K条,收费5K刀。( 发推和回复都会消耗次数。)
基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在推特上打造并运营一个 agent 的成本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 前期的数据准备和模型微调的费用;
2.上线后的持续 fine tune 让其“学习更多知识”的费用 - 每个月付给推特的接口调用费;
- agents 稳定发表言论,进行 inference 推理时所消耗的token 费用。
(推理的含义:当你和ChatGPT聊天时,他的每条回复都是一次推理,要消耗算力)
- meme 本质玩的是注意力争抢的游戏。既然 ai agent 的技术门槛没有那么高,那么项目方们当前阶段只能疯狂地卷创意。所以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目睹了 agents 们从只会胡说八道一些文字内容,到现在的图片、音频、视频多模态齐上阵,只能说币圈的造福效应真的是强有力的兴奋剂,能够在这么窄的领域里,催生出这么多有意思的产品。
我们甚至可以基于现有的头部大模型公司,例如 openai 给开发者们不断开放的接口,来预测后续这些 agents 会缝合进来的新功能。
随便开下脑洞,例如 advanced voice model 实时语音对话对应的 realtime api,如果虚拟女友类的agent,加上这个功能,是不是就可以和用户 booty call,花式撩骚,谈情说爱了呢?
而这里有意思的是,恰恰是因为所有的 ai 推理都是有成本的事儿,这事儿就能把开发者的发币行为完美地自圆其说掉。不然产品给你免费用,那算力的成本谁出?
而如果开发者把代币的消耗跟用户与其 agent 的交互做结合,这算不算是最简单粗暴一种代币赋能?
说到底,玩 ai 概念的 memecoin,本质玩的还是 coin ,除了产品力之外的社区的 cx 能力,庄家划线能力,都要在选币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 再来看 ai agent 发射平台。这些平台其实只是多做了一层普通用户可以直接交互的界面,在 2C 端隐去了背后的工作流,但整体逻辑没啥变化。
甚至平台方为了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完成高效发币),用户在 prompt 创造 agent 的时,定制化的程度不会特别高。基本上取个名,传个图片,概括下人设,就能上线了。
这里 http://c.ai 是一个很好的对标物,Web3的 agent 发射平台在此之上多加了一个同步发币的功能。
再补充个事实:因为我对 agent 在社交媒体胡说八道这事儿很感兴趣,这几天,我们的研发 leader,用业余时间敲了敲代码,就捣鼓出了一套可以发射 ai agent 的平台。
昨天我试用了下,prompt 了一个 poet, 现在它已经在推特上吟诗作赋了。
只不过我们 web2 从业者在做这种产品时,脑补的商业场景和发币就没半毛钱关系了。我的产品假设是:这可能是 ai 时代下,品牌全新的创意营销工具。
比如一些有吉祥物的消费品品牌,是不是可以在微博上,做一个自己的 ai 大使,通过模型的 fine tune 和 rag,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更新下产品的上新?做做公司的PR?和评论区的消费者互动答疑,甚至是文斗?
举个有画面感的例子,当我们把
@kfc
的老爷爷 ai 化,让它每天在抖音、微博、推特上,通过多模态的内容,在评论区与用户打成一片,讲着各种疯狂星期四的段子,会不会很带感?
通常这种营销上的出圈创新,会引来大量的行业报道和用户 UGC 分享。到那时,公司市场部老大估计得笑得合不拢腿,因为今年的一档年终奖,非他莫属了。
- 我的个人偏见是:目前百花齐放的 ai #memecoin 可能并是不太 meme 。因为它极度依赖于超级个体或专业组织对其的维护,和通过不断迭代产品,来汲取注意力,滋养币价。
而这种模式就会不可避免的会带来 execution risk. 如果创始团队想要做恶,或是偷懒划水,那么它的 agent 就极易被带着更有创意和噱头的后浪,抢掉风头,代币持有者的利益就会受损。
所以我前几天说我很喜欢 $FAC , 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它没有多少的 execution risk,它的 ai 概念不是靠功能来实现的,而是靠它是被
@grok
创造的这一事实赋予的。
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那我们把它CTO掉不就好了嘛?这还真不太行,背后的原因已经其实暗含在上方所有的观点里:ai agent 是个产品,一个产品需要维护,需要迭代。
可能在 AI 进化的当前版本下,一个 agent IP,大家通过市面上的AIGC工具生成点内容,搞搞小图片,小视频,发发推,还能营造出一副热热闹闹的景象。
但是当技术再发展发展,ai agent 能做的事儿只会越来越多,到了真开始拼工程、算法能力的时候,就连专业的个体开发者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资源瓶颈。这种时候,指望一个所谓的“社区”挑起大梁,怕是会难上加难。
不过我个人其实是挺喜欢这种模式的项目的。在我的视角里,一个 ai agent 的 IP 形象和定位是第一优先级,这里非常考验智慧和网感。
可以把每个 agent 理解成一个社交媒体上的网红,first impression 要做的很好。而一旦这个“网红”的人设形象立住了,它就变成了后续所有产品 feature 的流量入口,基于它的形象,可以衍生出一堆的产品,并不断地迭代。
今天它可以给你算命,明天给孩子起名,后天带你炒币,大后天就开始扮演美女荷官在线发牌了。项目方可以朝着“情绪价值”和“经济价值”两条路,不断地提升用户对产品的粘性。
在web2,这种虚拟网红最后的变现路线通常是接商业广告。而web3的好处是,产品上一点点的进步和差异化,在市场情绪的助推下,都能在币价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基于 ai agent 发布的所谓的 meme ,和传统的VC 币的核心区别到底在哪?
我目前的答案是:当我们把持币者当成用户时,做的好的 ai agents 的真实用户数甩 VC 项目一条街。而交易代币又是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游戏。
持有建设,买卖交易,体验功能,这么一想,基于 ai agent 发型的 meme 是挺好玩的。
- 目前市场的共识是 ai 会是这轮牛市的主要叙事之一。但叙事不代表价值,我们炒币千万别真把自己炒进去。
ai 产业链中的电力,数据,算力,算法,这几个模块一定都是高度中心化,大力出奇迹的东西。
目前头部大模型公司,怼那么多资源上去,都在智能的下一步跃迁上遭遇了困难。
上半年,行业还认为在 pre-train 阶段可以靠 scaling law,大力出奇迹,让模型持续变得聪明。
结果现在发现这条路似乎对模型的提升已经不大了,甚至有时还出现了一些负反馈,于是头部公司又开始转向在 post-train 阶段发力。
但尽管如此,我们距离 GPT-5 的新时代,似乎依旧遥遥无期。倘若手握天量资源的巨头们尚且如此,那么所谓的去中心化建设 ai ,真的听听就好。
- 强迫症,第五点没想出来,只能祝福下看到最后的兄弟姐妹们,在这轮牛市中,武运昌隆,财源广进。
记得玩 meme 时, 要用 #OKX 钱包哦~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