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音说:A8A9还一个人在家手动挖矿,手动批量打新

前阵子特意约了小人物@MetaHunter168,因为看了小人物推特和他的线下分享记录,大受启发
在我眼里,小人物应该是比较特殊的。以前见的币友聊的是投机方法或者信息差,而小人物实际是个创业者,他分享的都是以“上帝视角”的战略性的思考。
而创业者的视角度刚好是我的盲区

上轮牛市我有100多倍的收益率,这里说的不是浮赢,是套现后在银行卡里的钱
老粉都知道我的起始资金很少,很多币友起来之前的本金都很少。
但是扪心自问,沉沉浮浮这么多年,谁能在下一轮行情,打包票说能复制自己以前的收益率?

资本市场,都是靠天吃饭的。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决定你能不能赚大钱的,是有没有行情,是不是恰好站在那个风最大的位置,这是不确定性的
而创业者不一样,我以前反复说过在赌场利用情绪溢价赚点钱是非常简单的,不说卖铲子,就做一些套利,打新低风险的事情,不用上赌桌到A8完全没问题

只是来币圈的人都是被暴富故事吸引来的,赌徒是看不上这些收益的

一、创业者进场
1/我跟小人物说,币圈的人是做不了事的
我们的目标都是寻找泡沫,每天修炼是为了在泡沫里面游泳,跟踪热度和观察情绪是想着跑得快。再往上就是整老鼠仓,和去嘎别人腰子

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因为我们这个圈子垃圾
是因为20年defi出现以前,整个币圈是莽荒的,项目都是只有概念没有现金流的
没商业模型没现金流就没有估值的锚定,也就不需要花时间的研究操作,社群也只能cx群,各种拿住或者Fomo。
整个市场完全靠情绪和资金驱动,

市场上主打信息差。你在交易所、项目方上班,知道一些内幕,布局老鼠仓大赚一笔十分常见。我的一些朋友只是守在电脑前,看消息立马开单就能赚了不少钱。

所以在20年前,大家都是迷茫的,不知道方向在哪,不知道区块链除了支付外还有什么用。
那时候需要布道,cx,搞关系,玩圈子,听消息,信息十分割裂。跟零几年炒A股的时候差不多
从做事的角度,除了做个垃圾项目去嘎别人一刀,普通人了买币cx很难去创业做一些什么事。

2/小人物是20年进圈,正处于市场变化的节点,社群,IP,玩法都在变化。正好赶上Defi需要大量的链上操作和信息跟踪。
他们这类创业型的玩家进来,正好占领了这一块空白,也对以前币圈的老人形成降维打击

我A8,A9朋友还在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手动挖矿,手动批量打新,肝白名单的NFT,隔几个小时点一次按钮的Gamefi。财富体量这么大的情况下大部分人连个工作室都不舍得租,黑奴也找不到,归根结底还是受到以前投机思维惯性的影响
只需要“体力”劳动这种机会,对小人物这类创业者再简单不过了,招几个黑奴即使运气不好赚个几百万,运气好点点基本都赚到了千万级别

个人的投机模式已经彻底被淘汰了。
别说操作,以后就算调研,也需要大量的黑奴去一线体验产品,才能拿到真实自己想要的数据。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币圈很多人的起点都非常低,但如果不保持开放,很难跟上行业升级

二、借势、杠杆、赔率
1/跟小人物聊了大概三四个小时,整个交流过程十分冷静,思维清晰
人家压根就没聊怎么下注,怎么赌。都是讲如何运用杠杆,怎么降低成本,怎么降维打击,都是讲怎么处于有利地位

物总非常注重借势去借力打力
势能才是确定性:借行业的势能,借城市的势能,借政策的势能,借人才的势…..
找到势力的确定性,再去卷,卷就是往上加各种杠杆:技术杠杆,IP杠杆,人力杠杆,资本杠杆……
这跟我在投机理念是一样的: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趋势),然后大仓位上去找叙事、情绪流动性溢价。而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和布局

2/我和小人物都是塔勒布的忠实信徒,同样十分看中赔率,十分注重风险,成本控制。
我觉得本质还是因为都破过产,亏过大钱

在市场里,我们下注上涨的预期空间,是自己决策的胜率,但即使自己决策胜率99%,出手足够多总会碰上那1%(遍历性)。
太笃行自己决策和忽视成本(风险)是大部分人亏钱的原因,破产则是扛单、头铁。
实际能赚多少钱靠行情,是天注定、不确定的
所以我有时会刻意弱化自己对项目的判断,只跟随。下注过程以赔率优先,再去追求胜率,不使自己不处于被动、风险大的局面,避免一波带走(被套不止损,重仓过大亏损,下跌不断抄底,生活现金比例过低)

3/小人物的玩法更花。我听了很多,回来总结了一下。
他能把一个本来是收益不高的项目,去“人为”增加赔率,此时胜率不变EV就会变大,本是无利可图,长期下来就会变得很赚钱

我理解小人物“人为”增加赔率两种办法:
1.向上扩充预期收益(技术、人力批量化放大):昨天的sei,本来是猪脚饭,他用技术的方式变成了“万户侯”
一个东西只能赚1块钱,但用边际效应为0的编程技术放大,就是十分可观的收益。
肝一个白名单只能赚1万,固定成本请一批黑奴就能赚很多。
你十万块买btc涨了一倍只赚10万,直接融资1个亿赚一倍,收个管理费也就自由了。
这些本质还是借用杠杆,将上面收益空间扩大

2.向下压低自己的下注的成本(合作互换资源或卖水):上面是控制杠杆的成本,这里很多都是转稼下注的成本
冰娃@Ice_Frog666666矿商合作把服务器的成本降到0,转嫁给矿商;路飞@DLF2216把op奥德赛的NFT直接在市场卖了,把成本转嫁给撸毛散户;
如果你能把成本降低,以前是5倍赔率,现在就是20倍赔率;如果成本能降到0,那相当于你拿到美国0利息的贷款,只要有微薄利润的都对你会有赔率

只要“人为”增加赔率,就能变成非对称式的机会:失败了损失很小,一旦成功获利很大
这和投资不一样,资本市场想要高赔率就只能等,想获取非对称机会,只能规划杠铃式的资产配置

3/塔勒布的思维我更多是的在资本市场上理解到的,当时看完惊为天人;而小人物直接把这些思维运用到创业上,各种花里胡哨的玩法让我大开眼界
他很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直接缩小手牌范围做减法,通过借势、杠杆、控制成本、整合资源,去挖掘非对称机会,做自己手牌内正EV的决策
这样比纯粹的在市场上博弈会轻松很多

三、生态位
1/普通人顺势,小人物借势,大人物造势,顶级人物做局
最厉害的人是做局的人,他们保证自己能站高的生态位上游,你开局一把铅笔刀,人家开局一把屠龙刀。
除非你走位风骚没有一点失误,否则时间一长只能乖乖的被嘎腰子

2/小人物最终布局落点在香港合规,以资本和政策的维度,借做局的人的势能,进行生态位式的降维打击。
因为他觉得以后的工作室终点都会去管理资金,拿融资不合规的钱有对老板说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还不如拥抱合规资金
现在很多钱在逃离大陆,香港合规化后会有百万亿传统资金市场,假如有10%进资本市场,其中再有10%的需求配置大饼就是 1%,就是万亿规模

市场已经足够大,现在有一年多的时间去布局
而且机会都是有时间窗口的,而下一轮牛市,可能真的是工作室逆袭的最后的机会了
17年你还能见到赵长鹏,19年你还能跟何一在群里聊骚,21年他们可能还会回你信息,后面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们了。越到后面红利的窗口越小,最后就是红利消失导致内卷

他做MCN的时候被资本打的落花流水,现在换了个行业有了重新跟他们坐同一个牌桌的机会

最后
其实跟物总见面聊的比较浅,回来后一个礼拜,我又反复看了小人物以前的线下对话记录,尽量理解他的意思大概总结了一部分,今天才发推
总之,物总@MetaHunter168的上帝视角是我非常喜欢的,全局视角,深究本质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