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你刚上大学,听说炒币能赚钱。
你开了户,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买了一个山寨币,三天后,它翻倍了。
你觉得自己是天才。
20岁,你大二,账户翻了一倍。你开始逃课,整天盯着K线,幻想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巴菲特。直到某天,市场突然暴跌,你的利润全没了,还亏了本金。
你骂了一句:“狗庄!”然后卸载了软件。
22岁,你毕业了,找了份普通工作。
工资不高,但足够生活。某天,同事在聊股票,你心痒,又下载了交易软件。
这次你学乖了,只买“价值投资”的比特币结果,大饼横盘了一年,你熬不住,卖了。
第二天,它开始暴涨。
25岁,你跳槽到一家金融公司,工资涨了,信心也回来了。
你开始研究技术分析,画趋势线,看MACD,信誓旦旦地说:这次不一样。
结果,长达一年的深熊来了,你的账户再次腰斩。
你安慰自己:只是运气不好。
28岁,你相亲认识了一个姑娘。
她问你平时有什么爱好,你说:“研究投资。”她笑了笑:“那挺好啊,以后家里理财就交给你了。”你心里一紧,因为你知道,你的账户还在亏损。
30岁,你们结婚了。
婚礼上,朋友问你:“最近股票怎么样?”你干笑两声:“还行,长线投资嘛。”其实你的账户已经亏了40%但你不敢说。
32岁,孩子出生了。
你开始焦虑,奶粉、尿布、幼儿园,样样要钱。你告诉自己:“必须赚回来!”
于是,你加杠杆,满仓一支“内幕消息”。结果,第二天就爆出了下架交易所的消息,你手里的币每天以30%的价格下跌。
你坐在车里,抽着烟,看着账户里的数字,第一次感到绝望。
35岁,你终于认清了现实,开始定投比特币
市场慢慢回暖,你的账户终于回本了。
但你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为暴涨欢呼,为暴跌愤怒。
你只是平静地看着K线,像看一场早己知道结局的电影。
40岁,孩子上学了,补习班、兴趣班,开销越来越大。
你偶尔还会买点山寨币,但不再幻想暴富。
某天,孩子问你:“爸爸,币圈是什么?”
你想了想,说:“就是一群人,用钱买希望,但大多数时候,买到的只是教训。
50岁,孩子上大学了,学费很贵。你看了看账户,这些年攒的钱,刚好够用。
你突然想起年轻时那个梦想一—“财务自由”现在你明白了,自由不是账户里的数宇,而是不再被欲望绑架
原来,人生就像K线,有涨有跌,但最终,都会归于平静。
最后一秒,你听到交易所的钟声。
屏幕上,那只你年轻时买过的山寨币,还在交易。
而你的账户,早已清零。
我想说的是,降低自己的筹码就是成功的开始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