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ryptopanda
初夏时节走过街头,在国贸五楼的餐厅坐下,这里精致的一切都被打上了价格的标签。只要不囊中羞涩,万般华彩皆可纳入。身处这样的消费社会,我开始思索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大家的人生差距?在毕业后,大家的顶级竞争力又能在哪里体现?
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三个字:审美力。国贸里的品牌看起来都是如此精致,这样的美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让人充满了消费的欲望。如果你细细观察,你会发现Harry Winston发光logo下面的几排英文字并非随意摘取,而是经过细细老派考究。
图源网络
审美是一种先验性的感知力,一种将财富贵气外显的能力。爱马仕花了多少年才将它的皮革小马深刻与“贵人”联系在一起;Aesop又是下了多大力气,发展品牌陈列设计美学,才能让它无论入驻哪座城市都能高级得毫不费力?因此有人愿意出7位数的价格,拿走一支小小的精致腕表也不足为奇。财富和金钱是显性的,可审美却是彰显财富的隐形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美是微妙的话语权。
审美的话语权比想象中更大。我之前当过一段时间的金融猎头,当我拿到一个简历的时候,哪怕是最简单的字体和排版,也能从中判断出小到用心、大到能力的隐藏信息。当我读到一份公司简介或者阅读一份deck的时候,如果发现有首行对不齐、图片大小不一致、字体缺乏美感的时候,就很容易对其下“草台班子”的定义。
越大的企业审美越展现在小小的地方,诸如茶水间、出口或者电梯设计,一进去便觉气场不凡。艺术从业者自然是最直接拿审美变现的一类人,放眼望去还有:品牌、互联网市场、新媒体乃至餐饮等。审美的力量不仅体现在现实社会中,在链上也能体现。
memecoin是审美应用于加密货币中的例子。在Meme文化中,审美与Meme币的结合已从简单的视觉符号演变为一种复杂的文化叙事与价值承载机制。这种融合不仅塑造了代币的市场表现,更重构了加密世界的价值传播逻辑。meme币的“审美”简单来说叫叙事,但远不止于叙事。叙事是对代币预期故事的波折性总结,但审美是一种抽象的美,你可以从地址分配中获得审美,可以从代币故事(叙事)中获得审美,也可以通过dev的推特语言中获得审美。审美是抽象的,但拥有审美的trader能一眼从万千土狗中寻觅金狗。这就是交易除了理性意外的第二面——交易的艺术性。
参考:meme按照叙事分类的几种类型
简单来说,
- 代币地址分配从气泡图中观看是否美观?
- 代币的故事是否足够性感?
- 代币的预期是否足够美丽?
- 代币的创作者的审美是否在线?
当然,我认为最性感的审美是——通过荒诞、幽默或反叛的视觉符号,快速引发群体共鸣。
例如 – Gigachad的健美美学:以俄罗斯健美运动员Ernest Khalimov的肌肉形象为原型,$GIGA代币通过强调“高睾酮能量”的视觉符号,将健身文化与区块链结合,吸引追求自我提升的社群。而刚开始这只是一个社区meme,到后来逐渐得到了健美运动员本人的认可,与gigachad的幽默表情包一起供大家一起消费“alpha男人”的文化价值。
–吉卜力风格的AI生成美学:GHIBLI币借助ChatGPT生成的吉卜力风图像,将怀旧动漫美学与加密投机结合,形成“文化+AI+区块链”的复合叙事,24小时内市值突破2000万美元。大家在参与ai创作的同时与自身的文化或者社区融合,当然这与ghibli天然适合二创的特点也息息相关。
Meme币的审美不仅是视觉设计,更是叙事构建的过程。通过将社会议题或亚文化现象融入代币叙事,Meme币成为表达群体态度的工具:
- 讽刺与反叛:如$1代币以“$1 = 1 dollar”的口号,通过荒诞叙事讽刺认为加密货币无价值的议题,吸引对现实货币体系不满的年轻投资者;RFC代币则以右翼政治讽刺为核心,挑战主流话语权,市值一度突破1.5亿美元。
- 政治符号的重构:DMAGA(Dark MAGA)通过暗黑系激光眼头像,将特朗普支持者的政治狂热转化为视觉符号,在马斯克等名人背书下,市值短时暴涨近百倍。
- 文化怀旧与IP延伸:Pepe家族代币(如$PEPE、RATO)依托漫画角色IP,将互联网早期的“废柴文化”与加密投机结合,形成跨越时代的文化共鸣。
除了meme币以外,许多加密货币产品都充满了审美的应用。以
钱包为例。OKX钱包作为行业领先的Web3入口,其产品设计在审美层面展现出独特的系统化思考,将功能性与美学体验深度融合,形成了兼具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视觉语言。
1. 极简主义与功能聚合的视觉叙事
OKX钱包通过统一的交互设计和直观的界面布局,将复杂的链上操作转化为用户友好的视觉语言。其UI全面升级后,采用模块化设计,将资产管理、DEX交易、NFT市场等功能整合为“发现”“交易”“资产”等核心板块,通过极简的色块分割与图标系统降低认知负荷。例如,代币发现页面支持超100万种代币的探索,用户可通过定制排序(如按收益率、市值)快速定位目标资产,这种信息可视化设计既保证了数据透明度,又避免了信息过载。

在跨链交互场景中,OKX钱包的DEX聚合器以智能路由技术为核心,将分散的流动性整合为单一入口,用户无需关注底层链的差异,即可通过统一的界面完成多链资产交易。这种“去技术化”的视觉表达,本质上是将区块链的复杂性转化为简洁的流程图示,契合用户对“一键式操作”的心理期待。
2. 动态美学的场景适配
OKX钱包的审美设计并非静态,而是通过动态适配市场热点与用户行为持续迭代。例如,在铭文、符文资产热潮中,其NFT市场通过UTXO管理优化和批量铭刻工具,将比特币生态的技术门槛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化操作界面,用户可通过拖拽式交互完成复杂铭文铸造,同时辅以GAS费用预估和风险提示的动态弹窗,兼顾效率与安全性。这种设计既保留了区块链原生文化的“极客感”,又通过视觉降维让普通用户感受到参与感。
此外,钱包的“洞察中心”将crypto市场拆分为多信息流,通过ui演示和分栏设计,讲市场拆分成多种行业动态信息流,为时间紧张的交易员提供快速了解市场的窗口。这种动态美学不仅服务于功能,更塑造了用户对Web3的认知框架。
3. 安全性与信任感的视觉编码
安全设计是OKX钱包审美体系的重要维度。其通过多重技术手段将抽象的风险防控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信号:例如,访问恶意DApp时触发红色警示弹窗,交易签名前自动检测风险地址并标注高亮,授权管理页面以颜色区分高风险与低风险合约。这些设计通过色彩心理学(如红色和黄色代表危险、绿色代表安全)强化用户的风险意识,同时利用层级化信息展示(如审计报告直接嵌入前端)提升透明度。
OKX钱包的审美体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技术架构和商业模式深度耦合。通过极简视觉降低认知成本、动态设计适配市场变化、安全编码构建信任基础、文化符号激发社区共鸣、未来主义引导技术想象,OKX成功将Web3的复杂性转化为可感知的用户价值。这种审美系统力的构建,不仅定义了产品的竞争力,更在无形中重塑了用户对去中心化世界的认知范式——正如其团队所言,“我们不是市场的跟随者,而是创新的推动者”。
此刻,我们正站在加密文化的奇点上——那些曾被视为泡沫的狗头表情包、扭曲像素与AI生成梗图,正以惊人的速度重组我们的价值网络。当WIF的表情包冲破Solana的算力屏障,当ORDI的密码艺术在比特币UTXO上野蛮生长,当OKX钱包的文化正在不断破圈,加密货币的审美战争早已溢出屏幕,成为一场争夺人类注意力的战争。现在回到我们文章初始的话题——审美是未来顶级竞争力。”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能力就是明白什么是美,美的标准在哪里。基于每个人对他自身对美的理解,你会调整自己的一切:你的谈吐会被调整为你认为“有礼仪”的谈吐;你的身体会被不断锻炼成你认为“美”的标准;你的思维和格局会不断朝“美”的标准前进…当然,最终能否达到也取决于行动力。但是如果光有行动力而没有美的感觉,就像是失去了罗盘而在汪洋上徒劳。只有人性中对美的追求被激活,才有动力去追求、拼搏、锻炼,换句话说,也就是其他能力本质上是对“美”追求的副产物。
无论你是否相信,在几乎同样起点出发,不同审美水准的人就是能达到不同人生高度,它决定了是1千万还是1个亿生意体量;于此相似的是,不同审美水准的团队就是能达到不同的市值高度。因此,审美不仅仅对个人非常重要,对企业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审美力直接决定了它的商业竞争力。
人生漫长,且行且修。我是cryptopanda,如果你喜欢我的推文,欢迎点赞、收藏、关注。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