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r说:为什么BNB Chain突然凉了?因为BNB Chain的利益集团垄断了整个MEV的供应链

为什么BNB Chain突然凉了?

@cz_binance@heyibinance 在大力下场喊单后,为什么突然开始沉默了?——因为BNB Chain的利益集团垄断了整个MEV的供应链,两人发现如此用力喊单的结果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今天我来剖析一下BNB Chain藩王割据的现状

简单说一下MEV在BNB的订单流

  1. 小明通过钱包发起了一笔Swap交易
  2. 这笔交易被提交到了公共的mempool,Builders从这些交易中筛选出有利可图的交易,捆绑以后生成区块。Builders的收益一半小费(priority fee)和一半MEV组成。
  3. Builders同时可以提交3个区块等待打包,2个垄断集团控制BNB Chain 80%以上的区块打包。这些钱并不会进到两夫妻的口袋,大部分都进了 48 Club和BlockRazor的口袋里。大概一年是大几千万美金的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
@48ClubIan
会说出对CZ要有恐惧、敬畏、尊重,表面都是尊敬,背后都是生意,毕竟他真的趴在人家家里的米缸里面吃着大米饭 ”。

  1. 另外收益的大头其实来源于Propsers,也就是区块排序 。因为BNB是轮席Propsers的原因,Builders和Proposers串谋绑定才能利益最大化。Sentry node的机制也给这样的串谋提供了便利。

根据BlockSec的数据:
48Club在Turing、The48Club、Shannon、Lista、Feynman、Avengers的占有率>90%;Nodereal在TWStaking的占有率为100%,Bloxroute在Figment的占有率为100%;

这些用几千万价值的BNB质押在链上的Propers每年会分享超过1.45亿美金的利润;

所以现状就是 @cz_binance@heyibinance 疯狂在 @BNBCHAIN 上喊单,散户也fomo了一阵子,链的MEV随着交易量水涨船高,但是好像根本没有财务上的正向反馈。

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在权力结构更迭之前继续做他人嫁妆。

这就是BNB Chain的现状。

做过哪些尝试?

PBS
曾经通过控制gasprice进行三明治攻击的头部sandwich bot (0x..e534)已经停机100多天了,说明BSC的PBS机制造成了MEV攻击格局的洗牌。

但是结果变好了吗? 并没有。因为交易者和项目方并没有利用好PBS化所带来的交易隐私通道,还是将交易发送到公共交易池中。收益只是被继续转移到了@48Club 和 @BlockRazor_Inc的手里。形成了更加垄断的局面。

另外此前推出的Binance善意联盟也并没有其他太好的长远结果——因为本质上只是让Builders的收入结果从一半MEV一半小费变成主要是小费。

MEV的收入并没发生转移,如果没有“打土豪分田地的事情发生”,散户就不会站在CZ夫妇这边。

TEE是最终的解法

TEE 是一种硬件级的安全环境,它能够保证交易数据的私密性,防止Builders篡改交易流或泄露用户数据,只有授权的参与者可以验证并发送加密的交易流到这些 TEE 实例。这个可信交易的区块在Propser处会被直接认为是可信的排序交易,不需要筛选直接上链。

最后CZ夫妇通过控制主要TEE的信任根(Attestation Root)去捕获价值是最可靠的方式。

但是TEE有如下问题:

  1. Intel的SGX可扩展性和编程性较差,根本没法支持链上高并发和fast finality的需求。
  2. 因为被继承在Intel的CPU里面,本质只是一个“安全飞地”,有侧信道攻击的危险。

为区块链而生的TEE硬件供应商迫在眉睫

————————

搬砖小工说:
我看了半天没看懂,你是想说cz不含单的原因是因为收益都被builder吃了? 这两者又啥关系么?哪个链都有mev,没mev都没法解决dex之间的流动性问题,只是三明治和抢跑狙击等让人不爽。eth的出块titan和beaver占将近90%,solana 还验证者下场做夹子。跟单,套利bot也是多不胜数

Jch说:
作者认为 BNB Chain 的核心问题在于其 MEV 收益被少数强大集团垄断,导致创始人推广动力不足。传统的优化(如 PBS)未能解决根本问题。他提出的最终解决方案是采用 TEE 技术,通过建立一个受控的、私密的交易处理通道来绕过现有垄断体系,并让控制信任根的 CZ/Binance 能够捕获价值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