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95后,英国白人帅哥,现在掌管着一家新加坡对冲基金超2亿美金的DeFi基金。今天他跟我讲了他的故事——以及他是如何拿到这份工作的。
他的故事,堪称“屌丝逆袭”的教科书案例。
大学时,他只是个穷学生,手头紧得很。但他早早就发现了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套利机会:一些线上外汇平台其实提供了极高倍数的外汇杠杆,有的平台甚至敢给出5000倍。
他想了个特别聪明的策略:在重大经济事件(比如美联储议息会议、非农数据发布)发生前,注册两个账户,甚至多个账户,在不同平台进行极限对冲操作——一个账户全仓做多,一个全仓做空,全部用最大杠杆。
结果显而易见。行情一动,一个账户爆仓,但另一个账户暴赚几十倍。他反复操作,疯狂套利,赚到了第一桶金。
平台很快识破了他的“聪明操作”,开始封他的账户。他便“东施西学”,找来同学、朋友、亲戚,批量注册新账号,继续开干,仿佛继承了某种东方工作室的智慧。
最终,各大平台不得不修改规则,限制在重要事件期间的杠杆倍数,以封堵这种策略——但他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这段经历为他赢得了第一份顶级对冲基金的工作。几年后,他离开传统金融,转战加密领域,现在已经成为新加坡最活跃的一家数字资产基金的核心人物。
这个故事再次验证了一点:金融市场不缺机会,缺的是对规则的深刻理解和无情执行的勇气。不同的机制都是工具,取决于你如何使用它。
顺带一提,这种策略其实在今天的数字货币市场依然有效。只是平台不同了、工具变了、时机也换了。具体我不说太多了,YKIYK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