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O说:从亏损到盈利:我是如何通过链上数据分析完成逆袭的

我是如何通过链上分析赚百倍的

从亏损到盈利:我是如何通过链上数据分析完成逆袭的

在 24 年 10 月左右,我每天苦哈哈的盯链,分析内盘,研究叙事,看公开的聪明钱,找角度,加入各种meme群,关注市值变化。p了一轮又一轮,最后我收获了一个经验一个教训和一个空空如也的钱包,以及群友的一句傻逼。

我开始意识到,盲目操作绝不会有好结果。为什么总有人赚钱,而亏钱的总是我?我想知道那些赚钱的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于是,我和小伙伴决定做一件常人不敢想象的事。我们通过成交量、最高市值等筛选条件,在
@Dune
上把24年5月底至今所有符合条件的ca全部挖了出来。

随后,我们通过进一步筛选,加上脚本的辅助,从所有交易地址中挑选出那些符合条件的高倍盈利地址。我准备开始跟单了。

通过脚本显示的数据,结合
@gmgnai
进行更深入的筛选,即使有脚本大大节省了工作量,我在这段时间内仍然在 gmgn 上查看了不下于一万个地址。

一开始,我的策略全是bug,我的指标全是亏钱指标,不是rug盘,就是买入就挂山顶。偶尔能上那么一个能保本的ca我都感激涕零了。那段时间链上行情特别好,推特打开,全是盈利图。我不光分币不赚还亏钱,时间精力全部搭在上面费力不讨好。至于为什么没有放弃,对我来说沉没成本真的太他妈高了,我舍不得放弃。在最多的时候,我同时跟单了4000多个地址。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策略不断优化下我终于赚了。也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实现了单币百倍。

揭秘聪明钱:如何从链上聪明钱中挖掘真正的价值指标

无论是
@chain_fm
还是群友整理的 KOL 地址列表,如今获取聪明钱的渠道非常多。然而,我个人认为,真正的聪明钱需要自己去挖掘,直接拿别人的成果并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大多数新手喜欢盯着 KOL 的地址进行深入研究。其实,KOL 地址和链上聪明钱的本质都是高盈利地址,区别在于 KOL 会在推特上分析自己的操作思路,而链上的聪明钱不会。链上的聪明钱在买入和卖出也一定也有自己的操作逻辑,只是不会分享。事实上,他们的买入逻辑不一定比 KOL 差,甚至更优。

另一个区别在于,KOL 的地址会有很多人跟单。在我看来,只有像 Trump 那种资金容量足够大、热度足够高的顶级叙事,你才有机会跟着那些大佬们赚到钱。指望车头带你去捡金狗的低价筹码基本是不可能的。

要找到聪明钱,我一般会从近期的金狗开始下手。举个例子,比如近期的 SSE。

我会先爬取所有的买入数据(经过过滤后的买入数据),然后按照地址的收益率进行排序。从上到下逐一查看,最终目标是找到胜率高且近期较为活跃的地址,排除掉那些近期不活跃以及胜率并不高的“运气小子”。

买入信号的建立:最基本的警报机制是,当你关注的聪明钱做出买入动作时触发警报。或者,当两个地址同时买入时才触发警报。你甚至可以为不同的地址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当权重值达到某个临界点后触发警报。这其中策略多样,各有利弊。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策略。

信号建立完成后的第一步一定是观察。先观察一段时间,培养对指标的熟悉程度,最后才是根据指标进行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长期收集的地址数据会越来越庞大,这时候就可以优中选优,筛选出更精准的高价值地址。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警报机制,从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板块轮动:300k的FAFO和400k的jellyjelly

meme币市场遵循板块轮动效应,而特朗普发币事件在宏观上可以视为板块轮动的一个分水岭。在特朗普发币后,曾带领我们在AI板块赚取大量收益的聪明钱,在名人发币叙事中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幸运的是,我们团队中有嗅觉敏锐的伙伴,在一天后就察觉到了问题所在。我们迅速调整了策略,开始对名人发币板块中的高倍获利地址进行深入分析和筛查,并剔除了一些在特朗普发币后表现不佳但在AI板块表现优秀的聪明钱。

果然不出所料,我们的买入指标开始显著改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春节期间,我们的买入指标成功在500k以内捕捉到了速通盘FAFO和jellyjelly的机会。这一策略调整不仅让我们重新掌握了市场的脉搏,也为未来的投资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收集地址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不能因为现阶段的指标给你带来了足够的利润就开始懈怠。每一个金狗的优秀地址都值得你去仔细研究,因为聪明钱可能会随时更换钱包。只有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逐步获得更大的成果。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