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per说:Atomicals作为新事物,赶上了比特币的“天时地利”

以前提过一个想法,我说Atomicals这样的东西在比特币发展史上,或早或晚是必然出现的,我还亲切地把Atomicals生态起了个小名叫做“比特币应用生态”。

我的这个想法一直很坚定,Atomicals作为新事物,也确实是赶上了比特币的“天时地利”。

染色币、Bitwork、Realm、AVM……每一个原子协议的子概念,单独拎出来都能自成一条赛道。
而这里的每一个“赛道”,都是正巧在如今的比特币基础环境下才得以孕育而生的——生逢其时的新玩法。

这里,要说回比特币生态的大环境了。

比特币发展至今,大家一直在问,“比特币该不该有生态”和“比特币能不能有生态”。

以前,比特币生态做不起来,是因为根本没那条件。这两年比特币生态起来了,是它终于能做了。比特币能有这几年下来的一系列“可拓展性”方面的提案与升级,正是“时候到了,该做生态了”。

不管是Ordinals、Runes还是Atomicals,都是只有在当下的比特币基础环境里才能实现的玩法。

那为什么比特币会往这个方向升级?为什么升级提案会得到集体同意?为什么比特币会使得这些“生态”成为可能?

因为大多数人都相信:比特币的未来需要生态;且大多数人都愿意为此期待、为此努力、为此见证。

既然如今比特币终于出现了可以做染色币、可以做领域名、原子虚拟机的这些新土壤,又为何不做呢?

这俩年比特币生态集体爆发是有原因的,也是有“宿命”的:就算今天没有铭文,明天也会有人做;就算今天没有染色币,不久后也总会有。

现在,生态是有了,生态内还是混沌初开。
我也曾是一个穿行多个协议、四处沾花惹草的投机客,最终我选择了Atomicals,有个很底层的原因:整个Atomicals协议自出现的那一刻起,自始至终就是完全依附比特币本身的,没有侧链、没有第三方索引、没有任何额外的“强制共识”。

所以,名为Atomicals的这个协议,实际上不过是帮助比特币本身开发出了几个新用例。

以染色币为例,这是全币圈期待了十几年的概念,今天已经被悄然实现了。但似乎很多BTC OG还没有回过神来。

这里的宝藏太多太多了,我也还没来得及吃透每一个,我相信Atomicals随时有可能让我们看见新的可能性与新的场景。

这是比特币 to 比特币2.0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