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猿说:“去中心化”是种伟大思想,而不是一项特定的技术

大半夜,有个小兄弟很兴奋地和我说他在微信生态发现了新的大机会。

我啥也没说,把这篇微信官方写于2019年5月13日的《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转发给了他。

小兄弟表示困惑说:哥,我知道当年封杀榜第一位就是你的产品。但是这次我找到的流量引擎不在朋友圈,不触犯微信规则。

我说:我在用户每天听完我逼逼15分钟的美国新闻后,加个分享页面时,我不触犯规则;当我干掉了”中间商”,直接把广告费撒给为产品传播贡献社交关系链的用户时,我也不触犯规则。

但是当我的增长引擎开始轰鸣,付费用户数暴增至大几十万,我发现再玩个一年半载,我能印三个亿GMV,净利润50%的时候,我开始“有罪了”,开始触犯规则了。

因为整个行业开始像我看齐,他们都理解了“去中心化”干掉中间商,把曾经砸给渠道的天量广告费,直接空投给出力干活的用户,这一新模式的伟大。

而这,恰恰就是我们不能碰的“红线”。广点通和朋友圈广告的蛋糕,你不能动;胖企鹅的广告费,你抢不得;用户社交关系链的价值只能由他们榨取,这是隐形的规则。

后来贸大校友和我八卦:你的产品,当年在微信事业部内网被人发帖讨论,高层看完的结论就是:统统干掉,杀鸡儆猴,以绝后患。

所以,无论你现在发现了什么流量洼地,这个印钞生意都不会长久。因为所有的洼地最后都会被这个生态帝国的管家们变成他们可以向企业兜售的CPM广告位,无一例外。

所有矜矜业业的商人在任何一个平台上能玩的游戏只有一个:向官方采买广告,优化好你的投放ROI,承担所有的产品履约成本,毛利的大头以广告费的形式给平台上贡。这在Web2世界,很合理,因为这是人家打下的江山,寄人篱下,赚点儿钱也别太张扬,夹着尾巴做人就好。

以上是说给我的小兄弟的。

以下是时过多年,当我接触到Web3那一刻,恍然大悟的:

  1. 加密世界所信仰的“去中心化精神”,是极具普世性的:让参与产品建设和生态发展的用户得到嘉奖;让资本无国界的低摩擦流通;让芸芸众生都能无门槛的享受到科技产品对生活便捷度和幸福感的提升。这些理念和思潮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带来的一定是增量。
  2. 而有意思的是,在Web3这个小世界里践行“加密精神”的方式,很多都是从Web2产品、营销天才的伟大发明中沿袭过来的,就比如用户忠诚度计划:积分机制和勋章机制。这些获客和促活的手段,都是当年产品经理们入行的必修课。
  3. 今天无论一个创业者是在Web2还是Web3做项目,哪怕他做的是Web2里最传统的实业。倘若他能意识到这个世界在不可逆地朝着去中心的方向发展时,并能一步步剔除自己操作系统内的那一套“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土皇帝思维”,学会和藩王交杯和人民共舞,学会优雅地分享利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他都会立刻因为这一份对“去中心”的信仰,而对自己的竞争对手,产生思维层级上的绝对压制。
  4. 不少主流商业世界的巨头们其实早就把“去中心化”的精神玩穿了,比如小猪佩奇的流行:1. 项目方做出爆款动画之后,流媒体大哥们,租赁版权开始播出,赚会员费。2. 出版行业和教玩具供应链的大哥们,拿下了IP方在各个类目的授权,天马行空地做出了一系列的收割小朋友的产品。3. 这些产品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通过“返佣模式”,让成千上万的博主,开始疯狂带货。

最后一个粉红色的小猪IP,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了:在互联网上随处可以点播的“数字内容体验”,在线下无数的商超母婴店,有了自己实物商品的售卖点位。这二者左脚踩右脚,最后把IP送上了神坛。

而这个过程中,无数嗅觉敏锐,当年豪赌佩奇,让工厂轰鸣的货盘大哥们赚的盆满钵满,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带货博主们赚的盆满钵满。一个IP,改变了无数早期参与者的命运。我之所以会对这事儿这么清楚,因为我亲眼目了身边吃到这一大波红利的兄弟的暴富。

你说这够不够酷?够不够“去中心”?够不够有加密精神?而做这件事儿一定需要有区块链的参与吗?不一定。因为“去中心化”是种伟大思想,而不是一项特定的技术。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