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作为一个普通的币圈人,没有链上皇1个土狗几M的收益,也没有合约赌狗一天上下几十万U的波动,只有普通人在币圈经历的赚钱,回撤,扛单爆仓,撸毛,套现的故事。我也不知道进圈那么早,历经8年时间盈利1M属于什么水平,对于我自己来说,既有满足也有遗憾。
这是一份更贴近大多数人的币圈真实回忆。
2⃣0⃣1⃣7⃣:入圈,ICO,社区捐赠
我是17年夏天因为ICO的热潮进圈的,大多数币圈的新人都是从牛市进来的,17年,21年尤其多。反观今年25年感受不到圈子有特别多的新人进圈。可能是25年的牛市主要是BTC的涨幅,没有山寨的暴富效应,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进圈的新人,当然不排除有sol上的土狗暴富新闻而进圈的新人。
17年的夏天,坐在办公室里,坐在我对面的同事,突然间问我有没有听说过ICO和以太坊。我说没听说过,我有点忘了当时她问我是为了引我进圈子还是单纯好奇我是否知道,想带我赚钱还是怎么的。
回到家后,搜索了一下,知道了比特币,以太坊,并且在李林的火币网注册了账号并且入金了。现在很多币圈的新人估计不知道,当时交易所是支持人民币入金的,而且交易对直接就是CNY。当时没记错的话BTC大概是2万人民币左右,那时候比特币和莱特币特别流行。以太坊则是作为ICO的中间货币,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当时的ICO对于散户来说基本上是等于捡钱,一个项目一个白皮书,甚至没有白皮书直接就募集几千几万个eth。然后上线之后,就一直涨。当时有一个很火的职业叫代投,就是拿到项目方ico的额度然后作为二道贩子卖给散户。在ICO后期,很多代投的人直接收了用户的eth直接跑路了。
我记得第一次买入BTC大概是2万人民币出头,然后买了不到几天就经受不住波动然后卖出了,作为新人也没有渠道参与ICO。当时的币圈主要战场还是QQ和微博,当时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叫PZ的微博,当时他是莱特币中国区的秘书长,头衔上还带着参与一些区块链重要会议,然后他当时在微博的发言感觉这个人是一个很真诚的人,当时币圈大佬特别少,主要是李笑来,宝二爷,火星人许子敬等。然后他当时是想做一个项目叫:超级天网。类似于物联网项目,说实话,对项目不太清楚,当时只知道项目只要拿到一级的额度,基本上稳赚不赔。当时不知道是出于风险规避还是什么缘由,没有走普通的ICO路线,而是由社区的人手动发动eth到募资地址,并且还要写一份自愿捐赠的邮件给PZ。当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变现的ICO,到时候项目的代币肯定会根据捐献额度发放对应的代币。当时我二轮捐赠一共捐出了28个eth,当时的eth大概是200多美金一个,所以28个对应是5万人民币左右,对于刚入圈的我来说,算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投资,但是当时的状态是投就赚,邮件都可以搜索到:
满心欢喜的等待项目开发然后发币之际,17年94来临了,国家要求所有发币项目都要退款,然后PZ这个项目也是开放了退款申请,但是当时社区大家都因为个人崇拜和赚钱的意愿,少部分人像我一样,主动发送邮件申请不退款。我们坚信事件过去后,会继续发币,我们会暴富的。随着94结束后,BTC和ETH下跌之后引来一波上升的趋势。我记得当时在18年1月btc到达2万美金的时候,eth涨到了1400+美金。没错,就是25年4月eth也曾经到达过的价格。当时捐出去的28个eth也从5万人民币变成25万人民币。5倍的收益,当时真的让我蠢蠢欲动,联系社区的管理员,想申请退回28个eth,然后我就可以变现赚20万人民币了,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笔巨款了。然而当时社区管理员安抚我,说准备要发币了。当时的我做着美梦,价值25万rmb,然后再发币,币再涨4倍不就价值100万rmb。来自于韭菜的幻想,外加上eth随后开始回落就没有提退款的事了。
场外话:今天25年因为写文章查询邮件的时候看到了当时的捐赠地址,然后我再往上一查,当时的BTC募集地址目前还有10+个BTC没动,而eth的募集地址则是还有500+的eth,这么多年一直没动。至于PZ,人已经rug了,也自由了。
2⃣0⃣1⃣8⃣:平台币崛起,错失与小赚
17年是初入圈子,外加ICO和捐赠eth的事让我印象深刻,所以篇幅写的很长。18年的印象则是平台币,我没记错的话,17,18年先是币安内部发行的BNB,0.15美元的成本。我不知道是没有留意还是没有对外开放渠道,没有参与到。
然后是火币和OK开始发行平台币,说出来可能很多新进圈的人不相信,火币和OK的平台币是送的,成本是0。当然,当时是买点券免费送平台币。而点券则是可以用于抵扣手续费。这种方式类似于你提前充值买手续费的抵扣券,然后跟你送相应的平台币。当时的方式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规避有偿发币的风险。反正这样的机会在我们目前看来是非常大的Alpha机会,但是当时却不怎么敢参与,对交易所的平台币没有大的概念。现在回头看币安,OK的平台币,都是几十倍,几百倍的收益。
当时没有参与到OK和HT的平台币打新,而是在后知后觉中参与了gate 的平台币打新,赚了一些收益。另外就是当时的bitfinex,因为被盗赔付发行的LEO,当时打新价格是1U,我当时小资金重仓打了,想着是低风险高回报。可惜大概70%左右收益,在1.7U的时候就获利卖出了,今天回头一看,这个币稳稳的目前9U。
Fcoin的百倍神话也诞生于这一年,当时的交易挖矿可以挖Fcoin的平台币,大家蜂拥而至到交易所开始刷交易量,然后交易所则拿交易的手续费去拉升Fcoin的平台币,从而使得Fcoin螺旋上升。读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这是个披着庞氏骗局外衣的交易所。而接盘Fcoin的最后血本无归,包括资产存放在Fcoin的。我没参与进去,错过了暴富,也错过了破产。
当时还冒出一些金融圈进来割韭菜的骗子做的交易所58coin,58的打新当时是赚钱的,当时打新完赚钱之后,如果没跑太快的话,大概率会亏损。58coin当时也是主打吃合约客损的交易所。
18年错过了OK,HT的平台币发行,错过了Fcoin的交易挖矿的g暴富和破产,在gate,LEO,58coin的打新上赚了一点。PZ的项目超级天网VNS则是发币了但是有市无价,没有流动性。
2⃣0⃣1⃣9⃣:捐赠回报,跟单小侠,内幕踩坑
经历了18年的熊市,19年上半年有一波小牛市,我记得BTC从几千涨到1万4左右,然后VNS从一个废弃的盘子,开始有人过来做庄接手,然后在社区里开始吹牛造势。然后上了一个庄家自制的交易所,社区的大家都去上面交易,然后价格开始人为操控起来,当时我拿到不少VNS,然后在那段时间慢慢套现出20+万的人民币。对于5万的投入,1年多的时间收回20万的人民币其实已经是心满意足了,前面的描述和铺垫像是这笔投资要亏了似的。不过也说不准如果19年没有新的庄家看上我们这社区从而造势操盘的话,说不定当时确实归零亏没了。最后庄家大概拉到我卖出价4倍左右价格之后,开始慢慢阴跌了。如果不考虑流动性的话,我当时可能在最高点可以卖出到100万的人民币。不过当时也没有很懊悔,只能安慰到如果在流动性如此小的交易所挂那么高价的单的话,庄家也不一定能到达那个价格。
19年赚了20多万人民币之后,带着钱和老婆第一次出国去了日本游玩,花了3万。当时的感想是,赚钱真爽。然后开始乐极生悲了。
19年下半年开始沉迷赚钱,当时的小侠凭借LTC的高倍合约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开始建立收费社区,我作为第一批的韭菜进了小侠的群之后,基本上没看到小侠的关于行情的消息,偶尔会叫我们开个多单或者空单,胜率未知。到后期,基本上变成了小侠的维权群。19年下半年,认识的一个好友在币圈的一个区块链项目公司,是一个web2的公司内部发展的项目,当时代币刚上币安,然后公司内部开会说了一些内幕消息,准备要开展什么活动之类的,然后需要员工保密。然后我朋友就推荐我可以买入试试,当时抱着赚钱的想法,一股脑all in买入了币圈全部资产,3万多刀。虽然19年下半年熊市开始,币也开始阴跌。我只能放着不管,忘记了何时割肉了
2⃣0⃣2⃣0⃣:合约爆仓,血的教训
我忘记了是312之后割肉的内幕币还是312之前割肉的,312对我的冲击还是很大的,第一天跌了40%以后,第二天还可以继续跌50%的。19年的BTC涨到14000,20年的312 BTC就可以跌倒3000,随后反弹到4000,5000。
我3万多U内幕币割肉之后,最后剩下7000U左右。为了急于翻本,就开始疯狂开合约,今天做多BTC,明天做空BTC,基本上是很随性的。觉得涨多了就会回调,跌多了开始反弹了就开始做多。一旦开仓之后,就开始盯着1分钟的K线,看着币价在涨跌,心里默默的祈祷一定要按照自己开单的方向走,没有自己的交易策略,赚点小钱就沾沾自喜,亏损的话则不舍得止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爆仓是无可避免的。20年爆仓了7000U,今天看来不是啥事,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种绝望的存在。因为我一直以来是在用利润在币圈里面玩,大不了亏完。
但是当真的破产的那一刻开始,人很绝望,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因为这就注定从今往后,在币圈继续交易的话,如果亏钱的,那就是亏本金,亏本金和利润回撤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心态。现在只能说我是幸运的。但是从今往后,除了套保,套利资金费以外,爆仓到现在6年时间我就再也没有开过一单合约。开合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像是在澳门赌场赌大小一样,甚至可能因为自己心态交叉,资金短的原因,短期长期胜率都远低于50%。
爆仓过后,20年因为工作原因忙,少关注币圈了。20年夏天DEFI之夏基本没参与,20年年末小打小闹参与了一点。
2⃣0⃣2⃣1⃣:牛市贷款进场,一级投资的第一桶金
21年当时我自己一套郊区不值钱的房子卖出去了,买家的银行还没下发贷款。币圈因为DEFI之夏火热了起来,并且开始大牛市,当时因为有卖房款,虽然还没到手但是心理有底,然后我在支付宝的网商贷贷了30万人民币左右开始回币圈征战。只能说我狗运不错,第一笔重仓的交易是当时21年年初在币安首发上线 的LIT。我记得我刚上线不久就买入,当天晚上基本上睡不着,抱着手机在看,然后看着他疯涨,白天稍微一回调,我就止盈,我现在都忘记赚了多少,大概是全仓60-70%,后面拉了好几倍也跟我无关了。回来的第一笔交易赚钱了很开心,然后心态上就会好很多,后续也最多是利润回撤。现在回头看,21年年初,买一坨屎都能给你涨上天去。
21年也有一个契机。当时的哈希教授,因为一个老外的项目Aloha有一级额度,微博上公开拉了个微信群,募集带我们去参与国外项目的一级投资。有意思的是,这个项目TGE的时候仅仅是平本而已。但是因为建立了社区,后来老外推出了更多项目的一级投资。当时是21年大牛市,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基本上投资啥都赚,而且当时限定了每个地址最多投资1e或者1BNB之类的。然后我多号参与,就是这次机会让我攒下了第一桶金。我自己记录的投资项目的盈亏如下:
DIGI:+5000rmb
当时还有名人站台,Steve Aoki在其推特上转发支持了项目,这个项目我最高的时候应该浮盈几十万R,最后在下跌过程中,社区领投的老外让我们卖出,最后盈利5万R走了
WAF: +400000rmb
21年的pancake很火,暴涨了几百倍。随后社区带我们投资了这个CAKE的仿盘,叫WAF,中译是华夫饼。一级投资拿到的价格很低,然后TGE之后就倍数不错了,然后随着韭菜的幻想—像cake那样几百倍的收益。在开始推出质押的时候,我就全身而退,也造就了我盈利最大的一次,40万R。基本上是跑在最高点,当时感觉这个社区的项目,只要投资就赚钱,所以当时项目我基本上是10个地址或者20个地址直接打满额度的。
BMON:+50000rmb
这是一个仿宝可梦的Gamefi项目,当时参与进去之后,吸取之前利润回撤的DIGI,所以也像WAF那样跑的比较早。也不知道是项目打算洗掉早期低成本的投资者还是后续Gamefi确实做起来了,我卖出之后,项目币价大概涨了10多20倍。我当时早早赚了5万R就跑了,按照高点的话应该有接近100万R
Shirum:+10000rmb
这是一个足球NFT项目,当时我记得还有一些次级联赛的球队有转发合作之类的,这个项目我跑的没有BMON早,但是一直不见币价有起色,所以最后在刚好回本,赚1万多R的时候就清仓了,没想到也是遇到21年下半年大牛,这个项目也是卖飞的一个项目,高点没卖的话应该有大几十万。
CDROP:250000rmb
一个赌场项目,吸取之前的项目经验,这个项目我没有卖飞,也没有卖在最高点,应该是属于慢慢的每天卖一些,不追求最高点套现,也不担心卖飞。最后盈利25万R
前面这些都是社区里的项目,咋眼一看,基本上都是小赚和大赚,实际上也是因为大牛市背景下,流动性太充足了,大家都乐于冲进去赌,主要不是牛末,基本上都是在涨,而拿到一级投资的,成本本来就比其他人低得多,所以赚的倍数很高。但是这个社区,到中后期的时候就开始出现勉强赚钱,甚至小亏得项目。比如BAKT,PSLIP, SHAZU。还好亏的都是小亏几万R左右。
还是非常感谢整个社区让我赚取了第一桶金,大概80万R左右。
聊到社区,我突然想起社区里发生的趣事,只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一个几十人的社区。当时发生过三件事。
一个是某人A,在某个项目大火,大家一起抢购额度的时候,他说自己没抢到额度,希望有人能让一下额度给他,最后社区里友善的人就退让额度给他。最后发现这个人的地址其实是抢到了额度了但是并不满足,继续渴求更多的额度。
还是某人A,因为地址被我们找出来之后,我们发现他每次卖出代币就在社区群里FUD,然后低价买入之后,又在群里FOMO大家,真相出来的时候特别好笑。
第三件事则是与我本人相关,在某个社区投资的币TGE后,突然出现一个地址开始大规模抛售,导致币价下跌。当时我们社区有公式,要卖的话就慢慢出,不要一下子砸盘引起恐慌。这个地址最有意思的是,卖出后转入了0.1BNB到我的明牌地址上。然后社区的大家都怀疑是我做出来的事。当时百口莫辩,舌战群儒,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社会和社区的险恶。
vemp:+490000rmb
21年还有个大赚的项目叫VEMP,不是这个社区一级投资额,大概是叫粉红XX预售的,然后开盘之后我觉得价格低,又在开盘之后买入了几个eth。最后大概1,2天之后,我全部卖出,盈利了49万R。当时的感觉有点漂,就是2天时间左右就可以赚50万R,那时候感觉赚钱很容易。
就这样,21年下半年,靠着社区的一级投资和VEMP,赚到第一桶金,大概130万+,随着就开始到喜闻乐见的利润回撤的环节了。
利润回撤
21年波卡生态很火,前面几个插槽都赚的盆满钵满。于是我就开始买入了KSM和DOT开始参加波卡的众贷。500U+的KSM,50U+的DOT,买入之后,开始参加了Calamari(manta的先行测试网),Parallell , 小元世界NUUM
三个项目共同性:都是华人创始人背景项目,众贷看起来项目方只是质押了你的KSM和DOT,没有吸你的资产。但是项目上众贷后会给你各种额度投资正式网的资格,像小元世界我就打了8000U的额度参加。
最终结果: Calamari 我重仓了50万R的KSM进去,然后TGE第一期30%,如果我当时全卖的话,就直接回本50万R,还没算1年后的50万R的KSM。不过我当时卖的不够果断所以第一期没有完全回本,亏一点,后续就是一年时间剩下的70%陆续解锁之后,勉强回本赚了2,3万R。可想而知后续解锁期间币价跌了多少。但是一个项目,首期解压20%就直接回本质押资产,1年后还能拿回质押资产,已经是投资效益很高的项目。
至于para,小元NUUM,两个都是畜生项目,基本上是血本无归,每个项目都亏了10万R左右。22年TGE的时候基本上线即归零。
21年大牛市折腾来折腾去,发现最后只能靠风口上的流动性牛市,通过参加一级投资赚了第一桶金,后续就是疯狂分散投资到各个项目,还以为是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很安全。实际上牛转熊的时候,分散投资到各个项目=分散归零。特别是质押的币KSM,DOT价直接跌了10倍,20倍。所以我当时对牛市质押很抵触。
然而25年为了拿到babylon所谓的奥德赛资格,我还是违背了祖先的早训,牛市分了几十个地址质押了BTC进babylon。最后还被割了一笔提前解压的费用。
2⃣0⃣2⃣2⃣:熊市的回撤,撸毛的启蒙
21年接触了撸毛信息之后,开始有意的去撸毛,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撸毛。DYDX的大毛让人口水都流出来了。22年是NFT的牛市,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后知后觉的散户来说,进去的时候已经是开始接盘了,还好22年在NFT那里没有亏损太多。
metamask:
当时在metamask上用官方的swap,损耗了非常的金额,光是交易磨损就磨损了1千多U,结果狐狸钱包直到现在都没发币。被他狠狠的割了一次。
op:
22年5月,op开始发放空投,当时我有交互过op,但是仅仅是交互了kwenta,而且当时的交互真的简单粗暴也没有特别的反女巫。在一个钱包的地址行做完交互之后,直接就转账到下一个地址,然后交替般的交互了几十个地址。最后op开始查询空投的时候,我查到了自己有几万个空投,当时人都爽飞了,没想到在最后空投之前,op突然来了一个查女巫。然后我的地址不知道是因为交互太少还是因为地址之间转账,被女巫了大半。最后从大几万个op变成了不到1万个。更惨的是,充值到币安的时候还被卡币了,最后大概是0.8U每个就把空投卖了,名副其实的卖飞了。
(22年的sisi就已经很积极处理用户反馈了)
coinlist:
当时coinlist打新很赚钱,项目投中了基本上就是十倍收益,虽然中签率不高,但是中了就是一顿大的猪脚饭。当时对IP要求很严格,所以开始配置了腾讯的服务器开始打新。前面几个项目,每次都能打中1,2个,TGE之后也有利润。后来实在太卷了,打中也开始亏钱了。算上kyc的成本,服务器租赁成本。基本上coinlist上就没赚到多少钱。但是租服务器打新算是有组织的撸毛的启蒙。
zenlink:
波卡上的一个项目,TGE前推出了交易挖矿。算是交易贡献gas和磨损,然后根据交易额分配代币。当时刚好用上了coinlist买的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开同步,一直在刷交易额。然后双屏幕,一个屏幕在看电视电影,另外一个屏幕群控同步在刷交易额。第一个月大概赚了2万U,第二个几千U,第三个月就开始亏损了。不过当时对于撸毛有新的认识,那就是一个月坐在电脑面前,点点鼠标,然后一个月赚取10万R人民币的。
(21年年底,刷zenlink的交易挖矿)
二级市场上22年也是熊市,买入了一个山寨币,本来买的不多,结果回本心切,结果一路跌一路补仓降低持仓成本,想着一旦回本就清仓。结果22年下半年实在坚持不下去,投入了6万U,亏损5万U,最后割肉剩下1万U跑了。后来就不在山寨币上投入那么多了。然而,马后炮的是,如果一直装死到23年年底牛市来的话,是有机会回本的,可惜。
2⃣0⃣2⃣3⃣—狗屎yuga,撸遍L2,翻身前的准备
arb
22年其实一直也有撸arb,但是最后ARB空投结果出来之后,还是很痛心。因为大号还有一个小号拿到不错的结果,但是除了这2个号以外的其他小号拿到的档次都不理想。而拿到不错结果的小号可能只是因为多活跃了一个月份,其他小号刚好就差一个月的活跃结果刚好没达到更好的档次,空投缩水很多。而且当时经常去交互dapp,没有走跨链到nova。也错过了更好的空投。但是不得不说arb的空投,规则明了,标准设置的也很不错。后续的空投很多都是参考arb,虽然我在arb上的空投一般,但是不得不佩服arb的空投规则设置。
其他项目的撸毛
23年相比22年,算是我的撸毛元年,也是最充实的一年。我弄了个excel表格来记录执行几十个地址的交互情况,每次都是错开交互群控的几个地址。23年基本上都在交互:zskync,strk,linea,manta,kroma,layerzero。除了L0以外,清一色的L2,因为这些项目大多数都是24年TGE,所以空投结果放在2024年篇。
twelvefold
永远不要相信yuga,永远不要相信yuga,永远不要相信yuga
23年3月,推特上看到yuga竞拍BTC的ordisats的NFT,因为受到22年山寨币的亏损影响,很想快点赚回亏损。在推特看到yuga的twelvefold的竞拍,于是花费了账户为数不多的BTC去竞拍,花了2.56个BTC,当时市价6万U。最后就是yuga狂收600+的BTC,然后完全不做市值管理,不做活动。就让由项目摆烂,而由于NFT总量只有300,流通200+,所以甚至看不到推特上有人维权,只能默默的吃下哑巴亏。看着NFT每天跌,而且没有交易的流动性。偶尔几个晚上真被他搞的睡不着,原先想的是难得竞拍下来,翻个倍就走,像那种赌徒在赌场梭哈一把大小,赢了翻倍,输了滚蛋的感觉。最后只能承认自己赌输了,现在的NFT还在我的钱包里,当初2.56BTC拍下来的NFT,现在挂0.2BTC都没有卖出去。
中途0.4B买了一个,花费1万U。然后24年0.2B卖出去了,BTC 10万U,时价2万U。只能说BTC涨了好几倍,所以币本位亏了一半的情况下,我还翻倍赚了1万U。算上竞拍的6万U,算是浮亏5万U。而目前0.5B卖出去不可能,所以亏损基本上无法挽回了,offer也只有0.1B.
永远不要相信yuga,永远不要相信yuga,永远不要相信yuga
造就了我23年好几个不眠之夜,很难受。
(23年基本上每个撸的项目都加上sheet,并且交互一一记录存档)
2⃣0⃣2⃣4⃣—翻身之年
在23年撸的众多L2之中,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猜到最后是哪个L2让我翻身。
揭晓答案之前,说回21年参投了Calamari,当时一期20%的解锁即回本,让我对这个华人团队的印象非常好,所以在manta23年10月推出一系列的银河任务的时候,我参加的非常积极,基本上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活动,所以最后收获颇丰。
manta:30个地址,每个地址通过空投的manta,以及空投的NFT,单地址平均是1.6万U的收益。空投下来币就被我卖完了,最后拿到手刚好是50万U。当时在推特上很少看到有人晒单,只有我们撸毛社区有个别人有收到如此大的空投。所以在此之后,谁再说华人项目不值得撸毛的,我都不同意。
(30个地址,每个地址3500左右,TGE的时候2.2-2.5U,NFT宝箱开出的NFT非常值钱,和空投的代币价值差不多1比1,manta的单地址空投在1.6万U左右)
zksync:很多人在zk上被女巫没有拿到空投,我在zks上没有被女巫,但是收益也就那样,因为存入资金有限,最后平均单地址就1000来U,最终也是小几万U
strk:当时因为有人字拖和头盔2个钱包,所以我是2个钱包各布局了30个地址,而且积极参与的钱包的奥德赛活动,没想到最终结果是人字拖的钱包被女巫了大半,头盔钱包反而基本都有空投。STRK的女巫问题在于规则不明,最终双倍60个zksync地址的情况下,收益基本上和zks持平。
W
非常后悔在W和L0之中,错误的重点选择刷L0了,最后W也只有2个大号有空投,但是单地址收益非常理想,而花费了巨额时间精力撸的L0则落下了全地址女巫的后果。即时不女巫收益也完全比不上W的空投,只能说大热必死。
L0
L0的胖企鹅是我第一次被大规模女巫的项目,鼓励社区举报,折腾了几个月,最后我全军覆没,浪费了我的时间,精力,投入。以及担心后续项目也被女巫的担忧。胖企鹅应该被抓去黑人肛。
ena
ena项目正好有钱,存了5万U,结果1,2个月之后收获的空投代币当时接近5万U,年化非常之高,还是稳定币质押,可惜当时没有分地址,然后触发了前2000名,需要线性解锁,后面币价跌多了,就没有那么大的利润了。
linea:
各种参与,每个地址的LXP去到5000+,6000.然而女巫报告下来之后,发现75%的地址都被女巫了,我自己全都是手动交互的,不知道女巫的比率为什么那么高。不过现在环境差,linea口碑差,L2估值低,所以linea我猜应该也不会太值钱,所以被女巫了75%,也相对没那么难受。
kroma
韩国公链,也是一个大畜生项目,全员反撸。而且当时因为这个L2很冷门,而L0我被社区举报,也是因为有人特意去查这个冷门L2的交互情况,从而揪出来我的女巫地址。
其他的诸如spaceid之类的小毛小撸就不再列举了。
24年1月,通过撸毛manta翻身撸了50万U,然后24年年初当时热门的叙事是restaking,然后我就2200U的价格买入了100个eth,分别存在puffer,renzo。只能说这些质押项目的收益非常有限。但是他们的出现让当时胆小的我大仓位的买入了eth。最后24年eth在反复的涨跌的过程中,我陆续的在3800,3500,3300,2700的价格把eth基本出售,就留下了10个不到的eth继续在链上撸毛。虽然质押项目基本上没获取到什么收益,但是也算是吃到了eth的涨幅,看着现在eth的价格,只能说我如果一直持有到现在的话,肯定很难受。
24年年中撸毛不太顺利,加上有了计划套现买房,担心大幅回撤,所以基本上都是放着U在交易所,还试过拿着50万U在币安上通过自动套利机器人想着赚些年化。最后在24年7-10月陆陆续续的出金,几张银行卡轮流出金,每次出5万U左右,然后换一张卡,等卡里的资金沉淀20天到一个月没问题之后,再继续出同一张卡。可惜,当时的价格从7.2出到6.85。特别是当时担心降息之后,美元要跌。现在看着现在更好的汇率,有点心疼。
24年曾经考虑过出一部分金,然后付3成或者5成首付,然后把资金留在币圈,无论是撸毛还是吃年华,都比web2的利息要高。只要能覆盖房子的利息,那就划得来。从理性上来说,这是合理且对的。但是同时感觉币圈其实到处风险,黑天鹅。即使是U放在币安,也难保币安不会倒闭。也可能某一时期链上某个矿收益很高,自己忍不住全部提出去挖矿,最后遭遇黑天鹅或者被盗。对于全职撸毛的人来说,会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后面决定还是出金了80万U,然后一次性付房款,不背贷款,轻松的心态迎接币圈的各种大事件。场内留了10多万U继续奋斗。说实话,出了大半部分金之后,心理空空的,特别是出金完之后,又把钱打给房子的卖家,银行卡的法币也所剩不多。然后交易所账户金额也没有了以前看一眼就舒服的数字。而且买房产之后,有一种资产利润回撤的感觉,完全不会把房产看作一种实体资产,而是看着消费品,像汽车一样,已经消费掉了。但是作为一个父亲,给自己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居住环境,义不容辞。虽然前面说了很多出金后体验上的不好,但是直到此刻,也没有后悔。
2⃣0⃣2⃣5⃣反撸,质疑撸毛,币安下场
THE
24年年底,CZ刚出来一段时间,各大KOL写THE的公关文。我想,CZ出来第一个币应该不会那么拉跨吧,然后买入了几万U,在逐渐补仓之后,最后在阴跌的过程中割肉了,割肉虽然只亏损了小几万U,但是亏损的感觉总是难受的。当时我回想起来以前亏损的山寨币,总会在大牛的时候回本。要不这次就不割肉?还好最后还是割肉了,我从2.8刀买到1.6刀,然后1.1割的肉,现在THE币价是0.28。现在的行情,我也不指望以后能有机会回本。
stakestone
25年的空投stakestone,我24年通过tranchess买入了stone的基金,类似于买入YT,大概磨损了2个eth,5000多U的情况下,最后空投了500U左右。但是stakestone最早是出现在manta,所以在manta收获大结果之后对stone有好感,心理觉得100%会上币安,没想到最后割我一道。
babylon
因为想获得奥德赛资格,浪费时间精力分号分地址,分了40+的地址去质押btc。结果变成了越努力就越亏损。
eclipse
3400U的价格买入了4个eth去割草,空投还没拿,eth已经跌去大半,还好在川普推特后,eth反弹至2500的时候就割肉卖出4个eth,留下的U。这些项目验证了,25年越努力越亏损的状态
随着最近币安活动,alpha上币,项目方宁愿把空投给币安用户也不愿意分给黑奴。币安下场把撸毛赛道上的黑奴挤出场外了,撸毛可能真的如何一说的,结束了。再也没有单地址大几千甚至上万U的收获了。
8年的币圈经历的经验教训,供参考和自勉
1、币圈大多数赚到钱是因为大环境,风口。不要误以为是自己眼光独到,能力超强。除非你是个别链上皇,合约王者除外
2、卖飞永赚,不要懊悔卖飞,担心卖飞就逐步出货。撸毛的币我基本上拿到空投就卖。我理解交互到空投下来的过程是撸毛,撸到的币在手上一开始没卖的话,就变成二级交易了。确认下自己是否擅长二级交易。撸毛的人往往二级交易赚不到钱才去撸毛的。TIA空投我卖飞了10万U,也不妨碍我zksync,strk,W,manta这些拿到空投就卖。
3、不要看不起国人项目,我撸到的大毛就是国人团队manta。我参加过很多国外项目的预售,ido。他们会无耻的改解锁条件,改TGE时间,违背承诺,单方面延长解锁期等非常无耻的动作。国人项目口碑不好,很多时候是我们混迹在华语社区中,这算是幸存者偏差。
4、不要有太多个人崇拜。早到PZ,后到CZ。比如我之前认为的CZ出来后反meme然后上的第一个defi币,还是bsc的,币价肯定不会太拉。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这点小声誉基本没有啥影响。
5、牛转熊是利润回撤的重点时期,但是牛转熊是事后发现的,只能马后炮。但是要记住,牛市尽可能不要质押。牛转熊期间质押会让你质押资产大幅下滑,失去流动性换取的那些年化不值一提。稳定币可以质押,但是要小心转熊后,项目方自导自演被盗的链上风险。牛市头脑不能发热,要时刻保持黑天鹅和转熊的觉悟。利润可以回撤,但是不能破产,不能超过50%的利润回撤
6、不要相信KOL写的公关文,很多人都知道kol会做聪明钱,投研的人设,但是往往都是收费写推广文,你一旦相信买入了,就成为项目方的退出流动性
7、套利机会出来,要么是容量很大,要么是你要成为被套利者。THE我就被套利了。有没有真的很好的套利机会发出来,很少。都忙着套利谁给你过来抢占份额。正如好的项目撸毛博主都在偷偷撸,垃圾项目带个邀请链接给你撸
8、亏损了是已经发生的事,心态不能急,开合约爆仓是因为大跌后利润回撤,心态不好。买入yuga的NFT也是想尽快弥补山寨的亏损,结果越亏越多。
8年的币圈经历远不止这些,只是列举其中一小部分,很多忽略不计的投资和项目,篇幅有限,没有一一列举。撸毛也许死了,但是币圈的机会还在,只是有可能暴富、有可能爆亏。欢迎老韭菜私信交流(作者:春田花花同学会)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