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群人物志——少年三尺剑,江湖万里心 统帅传

(以下均为采访内容,经过作者KK @aristotlewitt 整理润色以统帅 @LiCienJi 第一人称视角撰写)
小试牛刀,初心懵懂
大家好,我是统帅,一个全职链上玩家。在进入币圈之前,我就是一个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读大学的时候,看到身边的同学们都在寻找各自的方向,我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那时候我意识到,单纯的求职打工或考公之类的传统路径最终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所以我尝试寻找一条额外的道路,让我能在工作之余,为自己的理想生活添砖加瓦。
恰好当时CSGO饰品市场非常火热,我跟着欧皇、宇航员那一批人做了一阵子CSGO饰品倒狗,最终小赚一笔,这段经历让我信心倍增。2022年本科毕业之后,我找了一份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工作,主要负责医疗软件的实施和管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每天和各个医院打交道,忙得不可开交,饰品倒卖也只好放在一边了。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一年,发现自己的生活就是为了每月一万左右的薪资疲于奔命,不甘之心油然而生。2023年底的时候,看到大学的朋友在晒自己玩链游XPET的收益图,短时间内几千U的利润让我羡慕不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我加了他的群,正式踏入币圈。
几经波折,全职链上
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存款,我拿着大概三万RMB左右的本金开始了我的币圈之旅。那时候我抱着一个决心,就是一定要努力尝试,如果这三万亏完了,说明我不适合这里,那我就继续回去全身心上班。
我跟着带我入圈的那位朋友参与了很多项目。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BSC上叫 $X314 的币,那时候我对交易理解不深,看到有人喊单说是低位我就上了。虽然没在这个币上赚到很多钱,但第一次感受到那种疯狂的涨幅,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后来跟着那位朋友尝到了更多甜头,辞职的想法逐渐根植于心。
还记得铭文热时期,有天早上七点看到大家热议一个叫Punk的铭文。我记下了时间,准备按时去mint。临近几分钟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客户的电话,让我紧急处理一个软件中的故障。面对甲方的需求,我不得不尽快赶去解决,结果就这样错过了Punk的铸造。眼看着地板价水涨船高,我辞职的心越发强烈。
真正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是工作待遇的问题。在我正式工作的一年里,听了经理无数次升职或者加薪的口头承诺,结果一次都没有兑现。看着身边同时入职的同事都获得了两千左右的加薪,我非常不平。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在钉钉里收到了加薪的通知,兴高采烈的打开,结果看到只加薪五百。这让我彻底失去了对上班的念想。2024年4月份,我提出辞职,开始全职链上。
加入D群,重新起航
6月份的时候我注意到推特上很多人都在说D哥 @CryptoDevinL 很厉害,于是在大群开放的时候火速加了进去。我个人性格比较谨慎,面对鱼龙混杂的币圈,我常常带着质疑的态度。再加上当时我进了很多社群,因为盲目相信他人,交了不少的学费,所以最初在D群我一直潜水。
直到河马 $MOODENG 出现,我读到了D哥那篇分析河马为何是SSS级别MEME的文章,深感折服。那篇文章给从不追高的我打了一针强心剂,直接大仓位追了进去,虽然后来我也没钻到最高点,但也获利不少。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D哥对MEME的理解远超他人,于是D群成为我最常关注和活跃的地方。还有一件让我感怀至今的事,就是2024年10月份,最初的三万本金在我的赚赚亏亏中所剩无几。原本已经心灰意冷打算重新回去上班了,这时D哥发行了社区NFT。那段时间D哥天天在群里抽奖,我很幸运地抽到了大概15张,其中有9张我在1sol左右卖出,这9sol成为了我重振旗鼓的第二次本金。(当然之后NFT的价格涨幅让我拍断大腿了)
币圈是个利益至上难见真情的地方,但D哥是我见过为数不多一直在反哺自己社区的人。群里有太多人靠着D哥发的红包和抽到的NFT拿到了“复活”的本金,大家在群里也越来越团结和凝聚。我常常想,如果没有D哥当时赠送的NFT,现在的我应该在某个城市过着无聊上班族的生活。
功法初成,稳定盈利
后来我总算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打法。一开始我的策略是翻倍出本,利润格局,甚至任何币我都格局。但这种操作没有包含对叙事的理解,加上经历了太多rug,几乎没怎么赚钱。
复盘之后,我强化了对不同叙事的针对性操作。叙事一般的币我拿到底部之后吃个30%-100%左右就走,叙事还不错的就多钻一下,看有没有车头会来。这种打法持续了一阵子,我发现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过于依赖车头的入场时间。有时候我跑了,车头过一阵子又来了;有时候我钻太久,利润又没了。
于是我开始把叙事分门别类,包括政治类/AI类/动物类/时讯类等,并根据这些叙事种类、叙事价值和传播广度决定上的仓位和捏的时长。不同的链不同的版本我也会随时适应改变自己的打法,在我的推文里时常更新。
总体来说,我的打法相对保守,就是宁可少赚也不亏损。这种操作让我至今保持着每天的稳定盈利,但缺点就是时常卖飞。AI行情的时候就是如此。一方面我对Web3的AI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毕竟有真正技术的AI在Web2可以直接融资,何必来币圈发币。另一方面就是我谨慎的性格让我不会拿一个币太久,所以在当时没有单币非常大的盈利。
川普发币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0.4U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但我一直在观察没有上车,直到价格上涨到1.6U时我才匆忙入场,那时候链上钱包也只有40sol,最终10U不到的时候我就清仓了,实在是遗憾的操作。
我的打法让我在川普之后的名人币行情里没有经历太大亏损,米莱这种大rug我都躲过去了。但有一件事让我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就是sol现货的回撤。当时sol在最高点的时候我一个都没卖,结果后来二月份价格腰斩,导致我短时间回撤了大概几十万。这让我意识到拥抱泡沫之后要及时远离泡沫的道理,赚到的钱如果不及时出掉,就都是镜花水月。那之后我会把每天赚到的钱都出金,链上只留固定的一部分来打狗。
努力修炼,持续升级
BSC行情是我大展身手的一段时间。$Mubarak 把BSC的流动性带回来之后,我就知道这会是一段红利期。正好那段时间sol链上非常P,于是我果断放弃扫sol链,开始专心玩BSC。BSC有个特点就是高度中心化,角度都是围绕着CZ一姐和币安官方,节奏更慢盘子更少,这显然是我的舒适区。
我觉得自己有个优点,就是从不抱有偏见,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并找到其中的规律。当其他人都在说BSC是蜈蚣链、小偷链、CX链的时候,我迅速找到了稳定盈利的方法。我也从不抱怨,虽然刚开始交易的时候,我也常常因为亏损怨天尤人,后来发现这并不能改变现状,只有努力的自我提升才能在残酷的市场中活下去。
现在的sol链发射台大乱斗行情也是一样,我也觉得不必偏狭,不用太关注一个平台能持续多久,重要的是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在新平台发行之前,我都会调研新平台的创始团队信息,了解他们的吉祥物或者口号等等,这样就能在新平台刚刚推出还有红利的时候领先别人。
我认为不论后市如何,MEME会一直存在,对链上我长期看好。即使币圈以后可能会有其他创新,但MEME一样会经久不衰。
尾声
我全职炒MEME这件事,一直瞒着家里人,至今他们都不知道我已经辞职了。过去我是不敢跟他们谈这件事,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现如今不停地尝试和实践让我赚到了工作十几年才能获得的收入,其实我已经有足够的底气跟他们坦白了。可我觉得还不是时候。
我希望自己再多赚些,干到A8,向父母解释一切,然后过上旅居的生活。我非常喜欢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好的地方,云南和新疆都是我考虑的目的地。
从我踏入币圈那一刻起,就像坐上了一列高速且无法预测方向的过山车,经历过暴涨的喜悦,也承受过归零的痛苦。每一次归零都像是一次重生,剥去了我的贪婪与幻想,留下的是对市场更深的敬畏和认知。
市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欲望、恐惧、冲动和执着。经历多了,慢慢开始看淡涨跌,学会了控制情绪,也不再幻想一夜暴富,而是专注于打磨策略、找准节奏、调整心态。我开始理解,真正的财富不只是账户上的数字,还有经历过挫折之后依然能够保持清醒与坚定的心。我学会了接受风险,永不偏见,顺势而为。
如果用一句话作结,是这样:
“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每一次下注,都是在与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对话。你能承担多少风险,就配得上多少自由。”(作者:CryptoKay🎲KK)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