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韋馱说:在迪拜两天,听了不下十个RWA的故事了,基本都是把传统债券股权搞个上链

在迪拜两天,听了不下十个RWA的故事了

绝大多数,基本都是把传统债券股权搞个上链,把原先卖方那套故事搞个链上版本再讲一下 —— 本质上是60多岁的华尔街老白男把链上new money当退出流动性的故事

除了搞定一些不愿意留任何风险敞口、类似于BTC质押大户那样的懒钱趴帐,我不知道卖在传统市场已经被充分定价的东西卖给币圈的逻辑,除了最后能变成BTCfi 2.0,还能得到什么

他们可能加起来都没有我2018年在日本做的那个“著名”STO来的牛逼 —— 帮一个宗教财团法人做澳洲合规,拿一个农业技术向教徒STO募了几万个BTC。因为用的捐赠做名义,不但能合法拿走,还tm能免税

为什么?因为他创造定价权且不能证伪。他可以说这是能够在寒带种咖啡种香蕉的科技,用区块链能溯源确保商业化,这将彻底解决人类粮食问题

但事实上其实就是袁隆平一样的选种技术。客观来说,袁隆平培育的水稻全中国种植率也不高,但不妨碍袁老代表中国的农业科技 —— 这个定价是买方脑补出来的共识,而不是卖方定出来的

想做 $Ondo(资产上链做卖方)的太多了,想做 $Plume (资产定价交易方式上链)的太少了。老逼登的购买力早就在08年到现在一轮一轮的法币增发骗局中被耗尽了,如果new money不接盘,那些“资产”就会烂在手里。

而历史上,我没见过什么乙方靠强行PUA甲方成功的故事

买方 VS 卖方的结局,就像在21年读三盘看V子把L2当战略一样,早就注定了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