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请某些KOL搞清楚美元“潮汐”的逻辑!
最近看到一些炒币的KOL,为了流量,胡乱瞎吹,
觉得每天,都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和他斗智斗勇。
天天谈什么米国又想利用美元“收割”散户。
这种人知识水平差不多就这样了,
属于什么都不懂,还特别能忽悠罢了。
兄弟们可以看几个数字,体会一下数量级,
美债 :超36 万亿,
对,是万亿,10000 亿,单位是美元。
美股 :60 + 万亿。
美房地产:40 + 万亿。
再算上其他的美国企业债 、各种金融资产 ,奔着 150-200 万亿美元去了。
美联储,稍微调整利率,就会影响美国这上百万亿美元资产的估值。
所谓美元潮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国自己这 150 多 200 万亿美元的资产波动。
波动 1%,就是 1.5-2 万亿美元,
波动 10%,就是 15-20 万亿美元,
好好体会这个数量级。
兄弟们要搞明白美联储,
考虑的首先是美国自己近200 万亿资产的安全。考虑的是美国自己的通货膨胀、就业率失业率。
至于这个中间是不是有机会各种资本和势力从中在什么东南亚南美赚钱的,各凭本事。
那点钱和美国自身的身家相比,前面讲了,数量级的差距,好几条街的那种。
别说东南亚和南美了,就是中国,满打满算,不也就 3 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吗?
全部掏出来都也差不多就够买下个英伟达。
地摊KOL,还是先把基本的数量级和常识搞懂再来。
地摊KOL为什么了流量,最喜欢谈的什么美国利用美元收割币圈,收割散户啥的。甚至谈论收割东南亚,南美啥的。
好,比如巴西、阿根廷这种,每年,能吸引的净投资,
啥叫净投资,就是进来的减去出去的,剩下的资本,
数量级,是百亿美元,用百亿来计量。
为什么要谈净投资,因为许多国家为了想把数字搞得看起来很大,喜欢用累计流量。
但这个数字很虚,因为钱进来还会出去,这就好比你个人银行账户的流水和你真正属于自己的钱,是两个概念,
好了,每年百亿级,那么累计算你千亿级的(净积累),
所以,地摊玩家认为,老美为了去收割这些国家千亿级的资产,不惜让自己国家内百万亿级的资产来回波动?
百万亿和千亿差了多少?1000 倍的数量级差距,
打个比方,你手握 100 万现金,为了去 “收割” 马路对面的某个小店铺的 1000 块潜在羊毛,不惜拿着自己的 100 万反复倒腾,也许最后对面的 1000 块你成功收割了一半 500 块呢?
他们还挺会想象呢,比如找几个人,拿着几百块去对面小店一顿操作猛如虎,然后让你拿着 100 多万去各种倒腾,以配合他们赚几百块的可能性,你觉得,你会不会这么傻?
就如国家队会不会干预股市,会。
但是,国家队不可能每天和你一个小虾米斗智斗勇,
股市里有没有资金盯着你这个小散,有。
但是,这不是国家队,国家队看得上你那点钱?
一个小散户天天觉得国家队在和自己斗智斗勇,
就和那些动不动觉得美国用美元潮汐收割一样。
美联储看得上你那点资产?
有没有资本盯着你那点币圈资产。
有,但不是美联储,
以上逻辑,看不明白多看几遍。
————————————
全球货币体系简史,美元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级的货币?
🔺19世纪前
商品货币:以贵金属(金银铜)为价值基础,如罗马银币,中国铜钱
区域性体系:各文明圈独立运行(丝绸之路银锭贸易、欧洲金本位萌芽)
🔺前美元时代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工厂,用大机器生产出了非常多的商品,同时海军力量全球最强,拥有非常多的殖民地。它需要在各个殖民地倾销这些生产出来的商品,来赚取利益。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各个殖民地国家制造的货币质量参差不齐,怎么规定收取多少殖民地国家的货币呢?于是金本位就诞生了,拿黄金铸造金币。一个英镑里黄金重量是0.5克。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
各国的货币的储备是黄金,国际结算也是使用黄金。
直至19世纪,世界通行的大都是金本位或银本位制度(英国主要是金本位,中国主要是银本位,其他国家主要是金银复本位),但慢慢的,英镑凭借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广阔的殖民地网络,成为当时事实上的国际储备货币。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这一格局,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英镑也被抛弃,国际货币体系陷入混乱。
🔺金本位制度为什么在二战之后崩溃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是亚洲市场还是欧洲市场,各个国家都需要用钱(也就是用黄金来买武器装备)。当时找美国买武器装备,美国坐山观虎斗,源源不断卖武器,那么金币就源源不断地流入到美国。战争结束后,除了美国,其他国家都穷。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英美法苏中等44个同盟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签署了一个全球的金融协议。
协议内容:
(1)美元和黄金固定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国家货币再与美元固定挂钩。 其他国家想要获得黄金,需要将本国货币兑换成美元,才能得到。
(2)美元是二战后全球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法定货币。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英法德日等国家发放美元贷款。各国央行在得到美元后,再发行对应数量的本国货币,以恢复战后经济
(3)战后全球贸易结算的官方指定货币是美元
其当初的目标:建立一个以美元为绝对核心的全球金融霸权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二战后一度运行良好。由于美元和黄金固定挂钩各国货币在与美元固定挂钩谁都不能随意超发。因此在1945到1970年间它给西方世界带来了长达二十五年的稳定繁荣。一边是经济高速增长德国和日本的 gdp 年均增长均超过了百分之十;另一边是物价却惊人的稳定,西欧国家通货膨胀指数大部分不超过百分之二。经济高速增长物价却神迹稳定怎么看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方案。
机构支持:IMF监督汇率,各国贸易情况,提供一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提供重建贷款
产生特里芬难题
背景:二战结束后经济迅速恢复,德国生产大量产品卖给美国,英国生产纺织品卖给美国;于此同时美国卷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烧了很多钱;日本卖给美国很多彩电之类产品。
美元是一个主权货币,但充当了超主权属性的全球货币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难题和悖论。
第一个悖论:全球各国既想要美元币值稳定,又想要储备更多的美元,这两个要求是相互冲突、矛盾、且不可调和的。因为全球各过赚到的美元,是对美贸易逆差赚来的。这意味着全球各国储备的美元。(美元:本质上是美国对外打的白条,欠的债务。因此各国存储美元越多,美国对外的债务也就越高。其主权货币必然面临贬值的高风险,美元币值就不可能长期保持稳定)
第二个悖论:美元既要履行与黄金固定挂钩的全球货币责任。没有新增黄金,不得超发。于此同时还要履行刺激国内经济超发美元的国内主权货币责任。这两个责任是相互冲突的。美元作为全球货币,与黄金固定挂钩是它最大的信用承诺。全球各国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拿着美元,随时兑换到足额的黄金,但美元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主权货币。又长长为了刺激经济或者应付战争开支,超发严重。导致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黄金美元兑换比例,每盎司黄金35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根本不够。
这种由于两大悖论导致的美元黄金都不能自由兑换的难题。
🔺牙买加体系
浮动利率合法化:IMF《牙买加协定》承认各国自主选择汇率制度 多元化储备:美元、欧元、日元等并存,黄金非货币化 特点:
美元事实霸权:石油美元循环(1974年沙特协议)、大宗商品美元定价
频繁危机:拉美债务危机(1980s)、亚洲金融危机(1997)、全球金融危机(2008)
最后回答,美元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级的货币?
全世界只有美元具备主动向市场注资的功能。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只有美元能做到这一点。
其他任何一种货币都可以向世界注资,但无法确保资产的闭环。
比如,人民币作为特别提款权的一部分,现在可以和全球四十多个国家进行贸易结算,并且我们与很多国家进行了货币互换。那么,人民币能否疯狂注资,推动全球经济呢?
答案是不可以。
原因很简单,人民币输出后无法形成闭环。
人民币输出后,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在市场中没有成型。在全球资产体系中,债权市场的规模远远大于股权市场。当人民币输出后,我们需要通过某种债券回流,从而稳定多余的人民币。而这些债券必须是有价债券。
目前,我们可以输出大量人民币,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债券,这些人民币就会被兑换成美元,成为离岸人民币的头寸,反而被用来做空人民币。
因此,无论是英镑、欧元、人民币、瑞士法郎还是日元,都不具备疯狂向外输出本币并形成债券回流的机制。全世界只有美国可以拿美元向全世界注资,其他货币不具备这种功能。
因为世界上只有美元能主动注资,推动经济,这就是为什么只有美元是唯一的国际货币的一大原因!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