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全说:Bitget这波Bug损失量级在多少?可能的处理方案有哪些?

Bitget这波Bug损失量级在多少?可能的处理方案有哪些?

截图看了下异常交易时段,bug存续了至少21分钟,合约交易量超过120亿美金,什么概念?同期币安BTC的整体成交量也不过68亿美金。

细看了一下K线,问题应该出在某做市商机器人运营异常(估计不阴谋论该做市商属于哪里),造成接近10%振幅的持续上下波动(持续21分钟!)

以最理想的情况预计,所内用户在异常时间段的无限波段套利,这波「做市商」损失都在亿美金以上的量级。

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对于交易所流动性风控而言,这是一次很严重的责任事故。所幸钱包提币端风控补位及时,第一时间阻止了异常提币和可能的对敲交易(从Bitget钱包资产流失情况可以看出尚没有发生太大规模的异常资产流出)这使得所有的处理方案都摆在台面上。

因此,选择哪种解决方案都有可能,而这一选择也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影响Bitget的市场口碑。

目前来看,决定解决方案的关键点显然在于:导致BUG的做市商到底是谁。

如果是纯纯的外部做市商,Bitget就舒服了。

责任在做市商本身,平台居间,Bitget游刃有余,平台自身没有亏损,还可以慷慨的把手续费捐出来,用平衡、可协调的方式沟通用户与做市商找到理想解决方案。

可如果做市商真的如一些人所说和平台有关呢?

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便是回滚。该解决方案的棘手之处在于,即便有任何话术做铺垫,给用户的事实感知便是平台在和我做对手盘,只能赢不能输,是维系用户对平台信任的下下之策。

次之的解决方案,是看用户获利的区间分布,解除大部分账户风控,化解主要矛盾,博取舆论场的主要支持。留少量大额获利账户,在黄金24H内点对点沟通解决,要求承诺不公开具体协议,协商允许分阶段提走部分收益。

最优的解决方案,便是经过彻查后,全额让用户提走。当然对外必然要调整话术,撇清该事件与平台的关系,同时坚定平台对维护客户资产、保障客户正常交易的承诺。该方案的优点是建树用户对BG的十足信心,可以大规模PR,彻底打开格局,缺点就在于损失全让这个「做市商」自担了,造成实亏(这个损失规模也是相当大了)。

历史上可参考的大额格局赔付案例,还要追溯到2018年的12月,彼时李林时期的火币上线了一个名为WAX的代币,但在上线时WAX团队发布临时增发公告,此前原定发行1.85亿代币,扩大十倍变为18.5亿。也就是说,大家的资产至少跟着缩水10倍。导致币价4天下跌超过99%。

随后,李林做出了花费一个小目标全额补偿受损用户的决定,此事成为了之后很多大户敢于把身家性命托付于火币的关键原因之一。

结果是,小目标赢得大人心。

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今天皮球踢到了Bitget这一侧,在今天明天两天内,我们或许将见证必定会留在交易所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关键抉择。

分享给他人

你也许会喜欢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