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Rui神这篇Po文的时候能感觉到浓浓的悲观和无奈,但因为所处链条的位置不同,可能体感还不太一样。有位资深的VC朋友说,这个周期VC就是行业的最尾端,这根上几个周期VC高高在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人类群星闪耀时》,描绘了人类历史上一些关键转折点上的英雄人物和命运选择,展现了个人在大时代中如何成为历史的“主角”。
2018年ICO崩了后我也迷茫了很久,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感觉压抑,想不出来解法,不得不回归传统行业边上班边思考。那会儿比现在可悲凉多了,一年多的时间整个市场跟死了一样,稳定币借贷利率都不比银行高,市场能几个月几个月的毫无波澜。
但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在前院修剪草坪,@0xminion喊我说有个奇怪但好玩的东西你要不要看一眼,他们叫”挖矿”。那天 $YFI 带着Defi走来了,然后突然一下就阴霾破去天地宽了起来。
在我心里 @AndreCronjeTech就是那颗闪耀的人类群星,他和其他一些人带领行业走出了那次困境迎来了轰轰烈烈的Defi Summer。
所以,当下的困境或许也只能交由某些”天命之子”来领头破局。
现在我心态好很多,完全认识到了我不是天命人,也不想背着行业负重前行。每天问一句自己:你还开心吗?还好,那就继续上班码字😂😂 不好,那就去旅游休假。
而且行业现在比18年也热闹的多。即便VC寒冬腊月,小散们依然可以愉快的把加密当做Casino下注赌博,只要别背上包袱,Crypto casino 比任何我去过的赌场都好玩,方便。
话说回来,你们真的觉得圈外的钱💰和福利比圈内多吗?天天猪脚饭吃的不香?
——————————
Rui说:
这两天英文CT的讨论核心是项目方无法适应目前的Crypto市场的Casino内核,呼吁更多创新。中文CT则是在讨论杜老板关于ABCDE解散的post,很多人认为他们跟不上版本。
这是个很悲伤的话题,确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大量的Crypto VC都下班了。当21-22年周期募到的钱用完时,新的一期迟迟无法到账。据我所知亚洲区域内数的上名字的名字的不是转去做二级,就是裁员到只保留核心人员,或是不出手或是转做孵化。
我在VC这个领域干的有些年头了,现在给我的感觉类似18年底,一切都沉默了,彼时亚洲能见得到的VC都没了声音,只有几家交易所VC还在苦苦支撑,因为干VC赚不到钱,做项目也融不到资,有的朋友转型做了二级,有的朋友直接选择退圈。那时候市场的生态和现在也有点像,链上的叙事还没有兴起,代币只能在交易所用来交易,充斥着Crypto无用论。合约的第一波兴起就是在那个时候,因为更匹配用户的交易习惯,OK和Bybit的U本位合约逐渐取代了Bitmex的币本位合约。
会像20年一样绝地大反击吗?很多朋友是悲观的态度,所以纷纷离场,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也很有效。一方面是该进来的用户都进来了,大家习惯了Casino的玩法,习惯拉盘砸盘定义项目好坏,就和习惯做空ETH一样,用户的属性已经定型。另一方面是我们很难看到类似链上级别的打大应用爆发,Social,Gaming,ID等等等等领域都已经被Crypto“尝试重构”一遍,但最终大家发现都是一地鸡毛,很难找到新的Infra机会,新的无限想象。
我个人主观上没有观点,也无法辩驳朋友们的观点。每当这个时候我只能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吧,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上班,那就等到真正下班的那一刻。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