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的寒冬——我经历的4次垃圾时间
市场又进入了沉寂期,时间线上充斥着八卦、撕逼和阴谋论
看了AB Kuai Dong老师的文章感触很深,也写一下我视角下的币圈的垃圾时间
通过熊市中的思考,来寻找牛市中的布局角度

黎明前夜
我进入行业时候正值寒冬,“币圈”尚未形成,从业者一共就那么几百人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从业者涌入Web3行业,仿佛优秀女性的加入成为行业繁荣的象征。
但在2015年,女性从业者少的可怜。
那年比特币价格低迷,大家在行业内都看不到明天,一姐@heyibinance也暂离了币圈,去秒拍担任高管。
行业最活跃的两个女性从业者,刚好管理着最热闹的两个群:
一个是@ChandlerGuo夫人的洋洋访谈群,另外一个就是ruby的币看天使用户群
但是2 个群加起来也不到500人
交易所靠手续费是养活不了自己的,必须靠P2P上复制过来的“借贷”来支撑运营费用
火币网、OKcoin、BTCtrade、BTCC并称为“四大交易所”,表明了自己是专业的“比特币交易所”,所以更没有上币费的收入
当时,还在中关村路边大排档上赤膊撸串的创始人们@star_okx ,没想到过今天会名满天下,没想过楼上办公的同行会飞上太空,也没想过行业会和美国总统、世界首富有直接交集
更没想过率先站上风口吃肉的,是那几个不起眼的山寨币交易所,
2016年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比特币冲上前高的7000元人民币,像是破晓前的鸡鸣,拉开了疯狂大牛市的序幕。
这轮牛市不属于比特币持有者,那是山寨币的春天。
聚币、元宝网、比特时代走到了舞台中央,一过午夜12点,群魔乱舞,100%-300%的涨幅充斥着屏幕,聚币也被坊间贴上了“聚币大赌场”的名号。
胆大、敢冲,是当时获取收益的关键,ICO是对勇者的奖励,我的第一个单币A7也是在那时候完成的。
我们交易所也乘着春风,凭借真实成交额登上了全球第一,那时每个同事都干劲十足义务加班,我也体会到了雷军那句”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这一切的疯狂在94戛然而止,当晚我坐上沙发上看着比特币自由落体,以为行业完了。
后来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一个月以后上演王者回来,比特币印证了尼采的名言“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代投,是那时候最赚钱的“职业”,靠着人脉、信息差、资源差躺着就可以赚钱,行业的“局”频繁了起来,这时候才有了“币圈”这个说法。
代投成就了很多人,也成就了以太坊。很有意思的是,代投们赚惯了“容易钱”没能再继续奋斗,大部分都退圈消沉了;与此同时,以太坊也失去了光芒,仿佛时空镜像一般,那时所有灿烂,现在都用沉寂来偿还。
(写到这真想骂@VitalikButerin几句)
牛市见顶的信号,就是主流媒体的大肆宣传。
18年春节,3点钟无眠区块链火了,一觉醒来,群里多了高晓松、佟丽娅等明星给大家拜年发红包,“区块链”登上了腾讯科技的头版头条。
第二轮寒冬在狂欢中悄然开始了。
冬天的雪覆盖着春天的种子
2018年涌入了大量的从业者,媒体、交易所、投资机构遍地开花。
大家带着投资款和Web2的资源准备大干一场,但是寒冬中拿到结果是极为艰难的。
首轮红利带来了先发优势,但也容易让人懈怠,我对那时候的记忆就是迷茫,明明两年前还需要不断去拓展P2P、股票群的用户,转眼两年后就和经纬创投、真格基金谈合作,人不免也有些懒散、懈怠和傲慢。
那时候涌入的媒体人,继续低头深耕,其中好几个已经是X上的头部的KOL了,这也是我上个月入驻推特后才发现的。
别人在熊市寒冬中艰难前进的时候,我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在后来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
就像互联网泡沫时候一样,很多项目、VC没能熬过那轮寒冬,一些人永远离开了这个行业。我还记得当时一些时代人物因为各种原因破产,币安、OKX也是从那个低谷期艰难厮杀出来的,而我们和一些同行,因为政策和眼光问题,永远的退出了交易所的排位赛。
随着市场红利期的消退,真正的角逐拉开序幕,二级市场的持续低迷,倒逼交易所要不断创新,衍生品赛道成为新的战场。
OKEX率先推出了永续合约,交易员的厮杀开始了,如今活跃的交易员KOL,在当时微博上已经崭露头角,我这个不玩合约的人,都对他们都熟稔于心。
凉兮@liangxihuigui至今都在强调行业不要看不起合约玩家,一直想证明合约玩家比其他从业者更有水平的原因就是,那是真正的刺刀见红拳拳到肉的战场,能从合约擂台走出来的,没有泛泛之辈。
让我更感慨的是,很多功成名就可以躺平的大户,因为合约败下阵来,爆仓破产,泯然众人。
可见合约的门槛之低,迈进去就能开单,可门槛之后是千层台阶,每迈上一级都步履维艰,稍有不慎便可能跌落深渊。那些站在平台之上被大家看到的交易员,无一不是历经磨砺。
所以我一直劝大家,没有系统学习过别碰杠杆,合约市场比你更了解你的弱点。
除了合约,寒冬中每一次能引起讨论的热潮,都是一次次收割的陷阱。
先是Fcoin的盛行和崩塌,后有资金盘项目带动交易所的繁荣,贝尔链成就了ZB、VDS成就了MEXC,场内仅有的活跃用户被一次次收割后,行业彻底沉寂了。
我也再一次失去信心,在那次寒冬中卖了400个 $BTC ,2000个 $ETH ,购入了北京的第一套房产,如今房地产下行,北京房价也跌去了30%,但是这套房至今都不舍得卖,bag实在是太重了。
可见在熊市中,持续建设、投资自己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不管是媒体人还是交易员,在寒冬消散时,一个机构主导的更专业的时代开始了,熬过寒冬的小人物们成为了新的英雄。
西西弗斯的巨石
Defi Summer让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技术革新的魅力,Web3不再是白皮书里的空谈。
但是层层套娃的各种设计让我不安,在2021年我就开始除去杠杆,缩减仓位,只留一小部分利润。
果然,和我预想的一样,因为Defi套娃的这个衍生品,给行业带来了一场灾难性下跌。
我侥幸躲过了Luna暴雷和后面一系列的下跌,居安思危成了从业多年唯一的优势。
币圈再一次进入了寒冬,从业者情绪低迷、市场波动减少、成交量的极度萎缩,阴霾覆盖每个人的心头。
选择如何度过垃圾时间,使大家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简中圈的创作者和KOL,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寒冬周期涌入到了推特。在大家看不到光的时候,依旧在尝试划亮手里的火柴。
撸毛工作室也在这时候盛行,这种起初不起眼的掘金策略最后都发展成了一种营生。
火柴成了火把,火把成了火炬,可见永远不失去希望是Web3最重要的品质,这些话我一直放在朋友圈的置顶提醒。
牛市是场伟大的撤退,西西弗斯一次次把巨石推向高处,巨石又一次次快速滚下。
在上行周期中卖出利润,在下行周期中充满希望,是那轮寒冬中最宝贵的经验。
无序混乱的当下
现在再次进入了行业的寒冬,二级市场流动性匮乏,没有任何值得相信和建设的标的。
PVP的博弈让市场陷入零和厮杀,新资产不断发行让仅剩的场内资金不断分流。
交易所的深度越来越薄,K线断崖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手痒冲狗会被浇;做空新币又容易被一根线拉爆
这是真正的垃圾时间,每个人的仓位都受到了波及
两难境地,一切都是共济会的阴谋罢了,共济会太坏了!!
其实综合几轮牛熊转换的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alpha或许才是破局的关键。
交易员是不做牛熊判断的,只在上涨时候做多,下跌周期做空,但是交易员的交易策略不是一天形成的,想学习难度很大。
其他职业的从业者也都在转向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去做尝试,我也在学习PVP的思维角度。
只要在寒冬中猥琐发育,总会等到春天的。
建议大家现在多去户外运动,少操作,管住手就是赢
多去爬山、钓鱼、徒步或者健身,内酚酞的释放非常缓解焦虑,而且远离电子设备干扰,专注度拉满。
爬山登顶、徒步环穿、钓到大鱼、完成健身目标都能丰富精神内核,让你觉得自己真了不起,人生支点+1
而且这是真正的财富
而且,一轮完整的牛市周期中
最具爆发力的黄金窗口往往只有1-2个月
就像17年11月开始摧枯拉朽的30天,21年的5月连续出现的百倍奇迹
而在这疯狂的周期中,抓住2-3个机会就足够了
保持专注,敏锐果断,在发现机会的时候用力挥棒打出Home run!
但这一切都离不开的前提是:
不要退场、也别坐冷板凳,保持球员身份;
保证有挥棒的体力本金;
别在多次挥空中,丧失了挥棒的勇气。
愿大家多次安打,最终打出全垒打!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