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早上早起看到一则新闻,大致就是特朗普家族旗下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疑似抛售ETH止损,账面浮亏高达1.25亿美元,群里有人说这是回旋镖砸到自己脚上了,他们坚定的持续看空ETH,因为特朗普的关税炸弹 + ETH基本面暴雷 + WLFI的抛售其实让大家把ETH的预期看的更低了,如果情绪有vix指数,那么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水生火热
原本想聊一聊ETH的,但是我觉得选择一个大的topic – 币圈情绪反共识性,反而会更有意思一点😂
我们首先要知道与传统金融市场不同,加密市场的价格波动更多由情绪而非基本面驱动,以前可能大家还会通过研报去教育市场,让更多散户buy in这一套“技术驱动”的逻辑,但是随着这一轮memecoin的RWA(real world attention现实世界注意力)的代币化,流量 = 价值,而不是 技术 = 价值,社区是你传播链条中的一环,他是你的基本面,也是你的发动机
如何去看待情绪面和价格行为的关系,是你,是项目方,是做庄最基本的基操,K线是价格关于情绪的微积分,把控人性,玩弄人性才能获得最优质的价格行为! 谨记!
单独从解盘逻辑去看,我们可以从几个案例做研究
- FUD与注意力经济:坏消息如何推高价格
在传统市场,负面新闻(FUD:恐惧、不确定、怀疑)通常导致资产价格下跌,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利空,但在币圈,FUD却可能逆向推高价格,why?
我们得明确一点,具体被Fud的标的是否已经有足够的传播链条且是否已经有资产标的,如果是有资产标的,那么一定会有市场共识的反身性,有太多的例子,随便列举几个
1)被黑的protocol通过媒体大肆传播,价格行为可能会出现剧烈的反弹波动,例子太多了,大家可以去搜一下新闻然后对着价格行为去做对比
2)某稳定币出现剧烈depeg(脱钩)通过媒体/KOL的大肆传播,结果repeg成功,价格行为直接回去了
3)某项目卖NFT,定价过高,引起KOL/媒体的讨论,市场出现分歧,结果NFT全部顺利卖出,项目方含泪转了几千万
4)某项目To 社区募资千万,定价非常高且对社区解锁极度不友好,市场出现一边倒的批判,但是还有小范围的声音支持,结果最后顺利全部卖出,获利千万
总结一下会发现,FUD和注意力经济是一种高情绪化信息的传播机制,必须要具备足够时间的传播链条,这和单纯的利空消息不一样,一种是给你时间思考,一种是不给你时间思考,等你回神了,价格行为也提前一步市场了,这个传播时间去完善整个链条是不确定的,大肆传播可能只需要6-12小时,通过媒体/twitter/wechat的传播速度可能会更快
情绪感染 X 逆向心里 X 从众效应 = 注意力杠杆 -> 价格行为驱动
一个好的FUD + 注意力经济 = 价格行为驱动的核心是
1) 是否有足够的传播链条引发的情绪传染(无论正负)
2) 是否有足够的 “情绪”车头 扰乱市场大部分人的正常思考, 撕逼,争吵都是最好的剧本
3) 是否有初期的价格行为导致从众效应(Herd Behavior)的进一步扩大(比如难卖的NFT项目突然超过50% mint)
- Meme币狂欢:共识即现实,傻逼也是傻逼,角度最关键
为什么这一轮的memecoin可以崛起,一方面遇到了币圈的叙事坍塌,市场情绪达到冰点,一方面以ETH为首的山寨头子起不来拆分盘失败,大批的VC币上线且无真实用户,而和web2结合的现实世界注意力代币化就称为了没有叙事中的主要叙事了
早起的meme如Shiba Inu(SHIB)和SafeMoon几乎没有技术或实用价值,却能在短时间内掀起狂潮,盘即使币,币即是盘,不需要基本面的meme就是最好的meme,加了任何utility之后,SHIB就跌落神坛了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叙事构建与社区认同是一样的,通过叙事理论(Narrative Theory)强调,故事和符号塑造整体的群体认知,让共情下沉,让群体认知下沉,比如最早的shib社区的口号就是SHIB Army,本质上就是反抗传统金融的精神
我不止一次在群里说过,或者文章里写过,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 叙事理论 X 情绪感染,大规模的网络效应就是用户 X 价格成指数增加,这就是网络效应的意思,通过口号 + 故事 + 符号 塑造共识,凭空穿凿价值
这里的网络效应一旦衰减就是指数型的衰减,所以扩大网络效应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的塑造经可能多的情绪感染(俗称搞事)
- 预期管理的双刃剑
这个sub-topic其实是我最爱讨论的一个topic,因为你可以从两面去看预期管理的成功与否,你可以从用户的视角,也可以从做庄的视角,每一个视角给你带来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预期管理有2个重点
1)过度承诺和锚定效应
2)预期塑造和传播策略
项目方和投资者有别于散户,他们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等的,并且能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影响市场的定价策略,从散户视角看,如果一个项目方给了足够的承诺,但是稍微有一些预期并没有达到,那么就会出现共识崩塌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UniversalX,也是最近我能想到的一手好牌,但是打得稀烂,拼命传播,最后一地鸡毛,完全摧毁市场信心 ,这种大规模的空投让每一个人活力的膝盖是项目方高承诺投资者的“锚点”,而币价不断下跌,且项目方也在道歉没有砸盘并没有扭转用户的认知失调,这种预期落差影响共情并且直接让项目方的话语权丢失,不要给在任何情况下给出任何高承诺
对于预期塑造和传播策略,后者其实更重要一些,在传播学中有一个议程设置理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项目方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去塑造公共预期,这一招在web2很实用,因为官方渠道代表着真实信息,很容易塑造高共识,但是如果用在一个需要发币的项目方上,这种传播策略反而不是最优,尤其是要launch memecoin或者需要门槛的稀缺性,反而不一定会有好结果,这里的例子就是cz的狗西兰花,不需要通过议程设置确定在某一个时间点发布推文,只要在随意的一个时间点去发推文就能塑造最好的市场共识,并且一点要specify 具体要传播的”信息“ 让偶然变成必然,让不确定变成确定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underestimate then over delivery“ 看低预期在一鸣惊人
总结:情绪是反共识性的多维洞察
在币圈这个注意力尤为重要的圈子里,币圈的情绪反共识性是经济学、心理学和传播学交织的复杂现象,我们认可虚无缥缈的技术driven叙事,我们也认可傻逼的共识也是共识这种口号,本质上都是传播学历的传播策略确定不同画像的客群。
情绪是不仅是价格的“噪音”,更是核心“信号” 保持清醒,多多思考,理解人性!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